如何应对非常规贸易战
作者 林伯强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气候治理与低碳转型是当下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需要谨慎平衡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关系,既要加快脱碳步伐,又要确保自身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的稳定。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地缘政治局势恶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可能会通过非常规贸易手段来转嫁自身的减排负担。因此,分析全球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整体形势,并探讨由此引发的新型非常规贸易战的可能性及其应对策略,尤为重要。

全球低碳转型现状

近年来,在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的背景下,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各国的首要关切。作为全球主要能源供应国,俄罗斯在冲突爆发后对欧洲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急剧减少,导致欧洲地区出能源短缺、价格飙升。冲突爆发前,欧洲所需的天然气,超过45%来自俄罗斯。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减少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并改变了价格和结算方式,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推动了原材料和消费品价格的整体上涨。

在低碳转型方面,全球各国正在努力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然而,快速推进低碳转型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推进过快、气候条件不利以及能源供应链的不稳定,欧洲遭遇了严重的能源危机。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AI)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AI产业大幅增加了全球能源需求。虽然AI有助于提升各行业的效率,但其运行所需的高能耗也为低碳转型带来了额外负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建立了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图1:中美数据中心用电量预期

资料来源:基础情景算力规模由信通院按照服务器算力总量估算,乐观情景算力规模来源于华为的估算。其余数据来源于维谛、IEA。数据中心用电量由华泰研究按照算力规模、服务器每瓦算力和数据中心能效(PUE)等估算。制图:张玲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中国在低碳转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一,中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虽然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有所增加,但若想完全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仍需克服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挑战。第二,中国还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压力,这些国家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将减排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4年2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