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长期投资者,耐心是关键。知名长期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主张安全第一,不追逐短期利益,而是要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投资讲求的是耐心,即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当好的点子出现时,如何确保它们得到耐心资本的资助和培育。
环顾当下,耐心资本的培育更加迫切。两位美国著名投资者维多利亚·伊凡希娜和乔希·勒纳所著的《耐心的资本》一书着重阐释长期的、有风险的和流动性差的投资,以机构投资者视角和私募基金视角,解读长期投资的挑战和前景,书中通过大量全球私募投资和机构投资案例,包括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黑石集团、凯雷基金、KKR集团、格雷洛克风投公司等,指出了长期投资面临的巨大挑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围绕影响长期投资的管理、评估、激励和沟通等概念进行了讨论。
当前,中国正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耐心资本,同时在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转型的新时期,长期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需要坚持长期投入、看重长期回报的投资者。本书提供了具有深刻意义的镜鉴。
一、如何理解长期投资
本书对耐心资本的解释定义为长期投资,那么长期投资到底是什么?世界经济论坛(WEF)将其定义为“一名投资者希望无限期地持有资产,并且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进而演变成“专注于长期项目资本”,即用多年时间来创造价值。显然,耐心资本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等密切相关。尽管如此,要做到长期投资却是极为困难的,持有长期投资不但意味着要做到最优的资产组合和选择具有潜力、成长性的投资标的,但由于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金融周期等多重宏观因素影响,长期投资面临严峻的宏观考验,除此以外,还要考虑长期投资的资本基础和来源。
本书将长期投资定义为超过五年的投资,主要涵盖的范围包括私募基金、养老基金、家族办公室、捐赠基金、保险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比较来看,这些投资具有一定共性,即长期持有,追求稳健回报,对资产的收益和安全需求较高,因而这些投资者往往专注于相对稳定、具有可靠回报以及比较安全的投资标的,例如公共债券(国债)、前沿行业以及标杆企业的股票等。归纳来看,耐心资本是一种长期投资,是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
如何实现长期投资是扩大耐心资本的关键。对此,研究者和实战派有不同的观点,但也有普遍的规律。即便是过去成功的长期投资者也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折戟”,例如软银集团(SoftBank),因投资阿里巴巴而闻名,其创始人孙正义以其独特的投资眼光和大手笔的投资策略闻名于世,曾经一度晋升为全球业绩表现突出的投资者,但近年来也因投资WeWork、Uber而遭遇巨大亏损,这些激进的投资最终遭遇失败,表明长期投资的挑战日益加剧。
本书从一些基金投资案例归纳了制约长期投资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其中的教训——简单地进行长期、非流动性资产投资,并不是获得高回报的灵丹妙药。其中一些问题具有共性,比如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糟糕的投资选择流程、绩效博弈,以及缺乏工具来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不能有效地向股东或潜在合伙人传达他们正在做什么,同时在许多情况下,创始合伙人高度集中的权力和企业内部的不公平情况,也会导致投资的成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近期引世界瞩目的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OpenAI虽极具投资潜力,但因首席科学家出走等系列事件而遭遇困境,头部估值效应减弱,多数投资人对AI(人工智能)行业“只看不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