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本文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白天鹅酒店管理集团“订单班”人才培养的背景和实施情况为例,探讨“订单班”的运作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并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订单班”;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1ZJY1474)的研究成果。
产教融合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内许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特别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订单班”模式。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需要的人才。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订单班”培养模式。“订单班”是指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培养特定类型的人才。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本文旨在通过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白天鹅酒店管理集团“订单班”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探讨“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参考。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学者和同行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例如,侯聪玲在广东利元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论述了该“订单班”实行“以校为本”的教育运作模式,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性质,遵循“学生—准员工—员工”这一递进式人才培养途径,构建“学习+实践+实习(实战)”三个阶段的工学交替教学运行模式。采用“双师制”与“双教学”的模式,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存在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相脱节的矛盾,有助于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王海平等人以某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订单班”为例,研究认为“订单班”培养存在校企资源未有效匹配、课程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三层递进、四方融合、五位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在“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已经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二、广州白天鹅管理集团“订单班”的基本情况
(一)合作企业概况
广州白天鹅酒店管理集团是一家知名的高端酒店管理集团,于1983年成立,总部位于广州。作为中国酒店行业的先锋之一,广州白天鹅酒店管理集团以其优质的服务、卓越的管理和独特的品牌定位而享誉国内外。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该集团逐渐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主要的酒店业务包括品牌冠名管理以及委托经营管理,为高端酒店提供专业的管理和咨询服务,涵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目前,该集团旗下拥有多个酒店品牌,包括广东胜利宾馆、广东迎宾馆、柳州莲花山庄等豪华型、商务型以及度假型酒店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