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结合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着重探讨课程思政实践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为例,从明确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评估手段等方面介绍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实现专业技能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总结分享课程思政探索经验,推动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笔者阐述了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对核心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方法等,探讨可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培养的技能人才主要面向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内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服务商等行业企业就业。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管理岗位群(如计算机系统维护、外部设备维护、综合布线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的工作,胜任小型网络计算机设备组装与调试、外部设备安装与调试、信息网络布线、网络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基础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通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一些思政元素,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最新的技术趋势与热门话题,以及了解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明白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协调发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二、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思路
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思政的总目标旨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爱国爱党,具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爱、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具备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具备执行6S现场管理规定、安全规范操作、遵守工作制度、信息收集整合、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自主学习、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和持续改进等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
依据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从理论知识讲授,相关案例分享到密切联系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工作实践,以正确的理念与理想引导学生,辅以时代感和科学性及实践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完成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创新思维、科学精神等的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