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美育使命
作者 高洁 夏青
发表于 2024年12月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音乐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姚思源在音乐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姚先生具有深厚的音乐涵养和扎实的理论积淀,投身音乐教育事业育人六十余载,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创作了数百首富有教育意义且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他一生致力于学校美育,屡受挫折依然不遗余力呼吁美育立法;他提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值此姚思源先生百岁华诞之际,谨以此文重温先生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贡献,学习他崇高的教育家精神。

一、投身音乐教育事业,担负为国育人使命

1925年,姚思源出生于山西汾阳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9年起先后在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北京汇文中学读书,学校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使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5年,他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钱仁康、许勇三、张洪岛等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学习作曲理论,随外籍音乐家学习钢琴、声乐等课程,大学期间获得的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为他后来从事音乐教学、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老师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更是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他立志投身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

1949年,大学毕业的姚思源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母校汇文中学做一名音乐教师。“初步工作,我们迎接新中国,一切都是一种新气象,心情真是当家作主,我愿意好好为她(祖国)服务。我喜欢音乐,想让所有人都喜欢音乐,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中学教员的。”姚思源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教学当中,开展合唱实践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被北京市教育局聘任为全市中学音乐教师学习会会长。期间,他还兼任星海合唱团、北京教师管弦乐队指挥。1954年,姚思源参与筹建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前身)音乐科,并教授音乐理论课程。1955年音乐科停办后,他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从事音乐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长达十余年,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69年,姚思源被下放到北京平谷农村劳动,1972年至1974年调至北京市少年宫文艺组,担任组长并指挥童声合唱队,创作儿童音乐作品。1974年,他重回北京师范学院文艺系任教,常与学生下乡收集民间音乐。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恢复后,他被聘为副系主任并主抓教学工作,同时教授作曲理论课程。

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姚思源广泛借鉴先进教育经验,扎根我国实际,对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针对当时高师音乐教育几种不同办学思路的论争,姚思源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提出“高师音乐教育是专业培养音乐教师的教育”“师范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且在我国还会长期发展下去”等观点。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他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选修课与必修课程的比例、课程综合性与实用性等提出了科学方案;针对高师作曲理论教材匮乏状况,他吸收国内外前沿作曲理论,结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和未来职业需求,编写了《和声学》《实用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基础》《歌曲创作讲义》《小型乐队配器讲义》等适用性强的教材,凝聚“融贯中西、注重应用”的教学理念,创新了高师作曲理论教学。面对师资短缺状况,他聘请名师如中央音乐学院杨鸿年教授、中国广播艺术团指挥聂中明等兼职任教,引进了王安国先生等优秀师资,他带领师资团队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杜晓十等学生后来都成长为在音乐教育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姚思源先生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对全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起到了示范与引领作用。

姚先生不仅在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和作曲理论教学方面成果丰硕,在音乐教育国际交流方面也做出开拓性贡献。1987年他赴美国威梯尔学院音乐系访学期间,曾以全英文讲授《中国民歌》《中国音乐教育状况》和《20世纪中国作曲家的创作》等专题讲座,他亲自教授外国学生演唱中国民歌,积极宣传中国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国学者的民族文化自信。回国后,他撰写了关于中美高等音乐教育比较研究的文章。1990年,他赴芬兰参加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第19次会议并宣读了论文《学校音乐教育应努力向审美境界追求》,以自信从容的姿态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开拓性探索。

1991年,姚先生离休后仍坚持为研究生授课,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课题《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北京市课题《北京志·音乐志》等多项科研任务,出版有《论音乐教育》《论音乐与音乐教育》等著述。此外,他还担任中国音协理事、北京音协副主席,兼任《儿童音乐》副主编二十余年,承担教育部基础教材审查工作,参与大量社会音乐教育工作,不断为国民音乐素养的提高建言献策。为表彰他的突出贡献和深远影响,1999年12月中国音协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他颁发了“荣誉纪念”奖章。

姚思源一生为音乐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是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奠定人之一。

二、扎根民族文化,践行创作服务教育的理念

姚思源先生不仅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也是一位作曲家。

本文刊登于《人民音乐》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