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城市的蓝图与实践
作者 陈雨薇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坐落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处,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拥有联通西南与西北,东亚与东南亚以及南亚的独特地理优势。它是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最集中、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突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对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有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已经提出。因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坚持“川渝一盘棋”,推动西部战略的稳健执行成为重中之重。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态势良好。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23年,川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大关,其中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8.19万亿元,继2021年跨越7万亿元后,再次迈上万亿新台阶。这一数字占全国比重的6.5%,较上一年提升0.1个百分点,占西部比重的30.4%,较上一年提高0.3个百分点,区域优势实现稳步提升。具体来看,重庆都市圈经济总量为2.46万亿元,其主城都市区贡献2.31万亿元,占全市比重76.7%;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则达到2.78万亿元,占四川省比重46.3%。

此外,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增速超越长三角经济区0.4个百分点,比京津冀经济区高出1.0个百分点,较大湾经济区(不含港澳)高1.2个百分点,与三大经济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比例为:第一产业占8.0%(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占36.9%(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占55.1%(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与制造业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分别增长5.6%和5.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超全国3.8个百分点,达到11.8%;批发和零售业增速超全国2.9个百分点,为9.1%。同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7%。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