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知识经济发展尤为活跃的21世纪,个体创新是保障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唯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生存。企业能否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关系其能否持续创造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其中,领导方式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开始探求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从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意愿方面入手,对服务型领导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员工感知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深入研究服务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具体路径,有利于推广应用服务型领导的管理方式,推动员工创新。
什么是服务型领导
服务型领导是由Greenleaf于1970年在其著作《The Servant as Leader》中提出的概念。Greenleaf受到Herman Hesse小说《Journey to the East》的启发,开创性地提出“伟大的领导首先应是其他人的服务者”的思想。在Greenleaf看来,服务型领导会将员工利益和需求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更关注员工的自主性、个人成长和感受,并善于运用愿景设定、适当授权等方式为员工提供服务,以支持和协助员工发挥自身独特价值,这种领导方式有助于激发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
自Greenleaf提出服务型领导概念后,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Neubert等人首次证实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一些有益探索也表明,服务型领导有助于调动员工的自驱力,进而让员工更加踊跃地开展创新。他们依靠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认同理论,例如,庄子匀和陈敬良探索了领导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自我决定理论,例如,黄俊等人讨论了员工工作投入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社会交换理论,例如,徐昊讨论了知识共享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