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
作者 王亚楠 李俊
发表于 2024年12月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逐渐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构建并完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紧迫需求和关键所在。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特点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识别、评估、监督、控制以及预防相关风险的管理活动,投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具体来说,投资风险管理具有三个特点:

战略性。无论是建立投资决策程序,还是制定风险控制策略,企业开展投资风险管理都必须考量发展战略需要,合理组织利用内部各要素,以便达成经营和战略发展目标。

智能化。投资风险管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相应的风险数据库以及投资管理信息系统,以此实现对投资活动的管控。同时,还要通过流程图法、风险列举法等方法,识别企业投资活动的潜在风险。

合规性。企业投资风险管理要确保企业经营和员工履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同时对任何违反投资风险管理规定,导致企业资产损失或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行为,都应当进行责任追究。这一举措旨在全面保障投资风险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制度、设计流程和采用相关方法,对内部各项活动实行有效监管的一种机制。与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相似,内部控制也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二者联系密切。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借助内控手段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风险管理水平。同时,依托完善的内控制度,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工作还可以获得坚实支持,并得以持续优化。

从投资风控工作开展前期来看,无论是建设工程投资还是研发项目投资,企业的投前方案常常存在论证流于形式或不充分的问题。如果缺少集体论证环节,论证过程就会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导致维度单一、指标有限,也不会配备相应的完善标准。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