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相关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比显著,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有城投企业应运而生,成为房地产行业中的重要力量。然而,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国有城投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被进一步凸显。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还需要具备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才能够驾驭这些项目。因此,确保现金流稳定,便成为国有城投企业稳健前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才能有效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与挑战。与此同时,构建科学、高效、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国有城投企业而言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国有城投企业房地产板块业务存续的前提下,深入探讨其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助力国有城投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深入了解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
房地产行业因其链条长、涉及面广、高收益以及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的特征而著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房地产行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左右,若将建筑业并入,则达到15.62%,彰显了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同年数据也解释了该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一指标同比下降16.54%,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有所下滑,而待售面积有所上升。在土拍市场,房企的扩张能力和意愿均不足。为应对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将去库存、保交房、助融资纳入政策考量范围,政府、金融机构等方面利好政策频发。具体内容如下:
“去库存”政策。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是中央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保交房”政策。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2024年5月1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议提到,对于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回收购、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等方式妥善处置盘活。2024年5月初,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36个月的城市,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其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