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王瑶师对我的影响
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王瑶先生培养研究生,有他特殊之处。只抓两头:入学时开一份长长的读书单子,要求读各种类型的现代作家、各类文体的作品,并要求读大量的原始期刊;另一头是他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不仅在选题、论述,以及文字表达上都提出严格要求,而且在论文写好准备答辩时,还教给你如何应对答辩的“秘诀”。其余时间,其余的事,他都不管,全交给副导师严家炎老师,还有他选中的助手乐黛云老师。
王先生从不给我们单独讲课,也很少开讨论课,就是每星期一两个下午4点以后到他家客厅,听他聊天。真是海阔天空,从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学术界公开和私下议论的各种话题,到人生经历、感悟、思考的各种大事、小事……东拉西扯,无所不谈。又突然打住,沉默中只见他口中的烟斗烟雾缭绕……正是这客厅里的高谈阔论,显示了王瑶先生作为人文学者,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学术、文学、教育……跨学科领域的兴趣,独立思考、论断的思想家、分析家的品质与才华。在几乎所有谈论的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的思考、见解、判断和概括,而且言简意赅,一语道破。在我的感觉中,他就是在写鲁迅式的“杂文”,但又不写下来,让你自己去感悟、思考。有悟性者,就会恍然大悟,自己也思绪联翩,想得很多、很远,甚至影响你此后一生的选择。
我突然醒悟:这就是真正的“导师”的“教育”!他超越了具体的知识,而进入你的内心世界,影响你思维的视野、眼光、方法、心理、情感,甚至你的为人、处世。但又不露痕迹,也不强加于你,一切由你自己判断、选择、决定:这是真正的“潜移默化”的“大教育”境界。
记得当时我就和同学陈平原私下讨论:这都是王瑶先生著作之外的巨大而独特的学术、思想、精神财富。应当记录下来,留给自己与后人。但我们想到这一点时,已经晚了。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南方文坛》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