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2024赛季中超联赛以上海海港卫冕、梅州客家和南通支云降级而告结束。疫情后的中超赛程赛制经过了平稳调整,新一轮反赌扫黑告一段落,更多球队股改持续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超联赛进入稳定期。
在稳定的大环境中,中超联赛有了新变化:90后球员成为赛场上的绝对主角,80后已经以教练身份出现在场边,外援规定调整为5人首发登场。但是,这些变化无法改变中超联赛整体质量仍然偏低的现实。如何更好地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服务,将是未来中超必须承担的责任。
股改推进后 城市体量决定实力
2024赛季中超从初期就奠定了“上海滩争霸”的主旋律,这种形势一直持续到赛季末,拥有金牌球市的成都蓉城和北京国安始终无法挤入争冠集团。除这4队外,有10支球队的积分不到40分,从第七名的浙江到第十四名保级成功的深圳新鹏城,差距只有9分。半数球队在联赛最后阶段陷入保级挣扎中。
从整体来看,城市体量决定了球队的成绩。争冠的球队来自中国的经济之都上海,竞争亚冠的球队是新一线城市成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降级球队出自小城梅州和南通。这说明,虽然中超联赛结束了金元时期,但财力仍然是职业足球不可撼动的基础。

上海海港一直是投入稳定的球队。2023赛季尾声,上海申花宣布股改完成,这也给了他们争夺冠军的资本。2024赛季,上海申花已经做到足够好,仅输了1场比赛,只比海港少赢1场球。上海海港以强大的进攻火力打出多场大比分胜利,最终以1分的优势获得联赛冠军。相比2023赛季夺冠时领先第二名山东泰山5分,上海海港的实力优势变小,之于联赛是个好现象。
成都蓉城、北京国安与上海双雄之间的差距并非在球场上,而在于球队资金的稳定性。2024赛季中期,成都蓉城就传出投资商要撤资的消息,疫情后北京国安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幸好有地方政府力挺,两支球队稳住了阵脚。成都蓉城的股改持续推进,到赛季末已基本稳定,北京国安将在冬歇期解决债务和投资问题。
降级的南通支云和梅州客家都是实打实的小俱乐部。梅州客家2024年也出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南通支云虽然没有欠薪,但城市体量决定了球队的投资力度和吸引资金能力有限。
目前,中超股改的大趋势是“ 民退国进”,地方政府协调当地一家或多家国企来持股俱乐部,保障俱乐部生存的基本盘,再依靠俱乐部招商引资和运营增加投入。这种方式决定了中超未来必然成为一线城市俱乐部才能立足的联赛。当前一线城市与地方城镇的经济差距决定了中超球队之间的差距也会随之拉大,造成了2024赛季上海、成都和北京领衔亚冠区,南通和梅州降级,山东、天津、浙江、河南等地俱乐部位居中游的现状。
更新换代慢 外援老将仍是主角
城市的经济体量决定俱乐部投入,进而决定了球队的阵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