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柔道选手 重视饮食生活
作者 何文捷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日本是柔道强国,在世锦赛、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所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一直位居前列。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柔道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后,日本赢得了51枚金牌、23枚银牌、30枚铜牌,共104枚奖牌,是日本奥运会金牌、奖牌的主要来源。

辉煌成绩的背后,日本柔道有强大的后备力量梯队,注重科学训练。特别是日本男子柔道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惨败后,为缩小与世界优秀选手在体能上的差距,日本柔道协会制定了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备战策略,强调运动员的饮食生活和自我管理。

“百货商店式”的营养支持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日本柔道协会召集女子柔道队的营养师,为男子柔道队提供营养支持。平时,营养师在日本国家体育训练中心为参加强化集训的运动员提供营养服务。为了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状态,营养师不仅观察运动员的饮食情况,每天还到训练场观看他们训练,以便为他们提出合适的建议。

夏天大运动量训练后,午餐时运动员会食欲下降。营养师就对他们说:“下午训练也会很辛苦,午餐尽量多补充营养。”运动员会反问:“看了我们的训练,就应该知道我们吃不下饭。”这时,营养师解释道:“正因为看了你们的训练,我才会这样提醒你们。如果不吃饭,身体会支撑不住。”通过这样的工作,运动员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营养师的建议。营养师根据体重、体脂等,为运动员设定目标提出合理建议。

角田夏实就餐中。

营养师跟随运动员参加柔道世锦赛时,为了让运动员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能以最佳状态参赛,会亲自为运动员制作饭菜,比赛当天还会准备早餐和比赛间隙的辅食。其中,营养师用牛奶、冷冻浆果、蜂蜜、柠檬汁配制的饮品“思慕雪”深受运动员好评。要减重的运动员即使食欲下降,这个配方也能起到开胃作用,少量进食,还不会产生饥饿感。营养师无法随运动员参赛时,运动员自己带上榨汁机,按照营养师的配方自行制作。

刚开始时,运动员对饮食不够重视,营养师与运动员沟通比较困难。为了增加大家的了解,营养师在练习场墙壁上张贴普及运动营养知识的宣传海报。例如,根据训练前的能量补充、训练后的疲劳恢复等需求,补充不同的营养剂,以及运动饮料的种类和饮用时机等,将运动员感兴趣的内容浅显易懂地汇总,根据运动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

营养师不会对运动员提出强制性饮食要求。集训期间,运动员可以在营养师指导下将饮食搭配得合理健康,但营养师不在时,运动员难以判断自己所需的营养,为此感到不知所措。为了培养运动员的独立性,营养师与运动员保持适当距离,观察运动员的饮食情况,提供相关信息,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给出提示。运动员的身体出现变化时,首先自己判断饮食搭配是否合适。如果感觉良好,就继续坚持;如果感觉不好,就考虑改善。营养师会关注这些变化,提出改善建议。

角田夏实(白衣)在巴黎奥运会上。

日本柔道协会要求营养师提供“百货商店式支持”,让运动员从众多商品中选择自己所需。除此之外,营养师还根据运动员本人需求、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目的等,提出自己的建议。运动员的癖好和风格各不相同,赛前必须吃的食物和减重期间一定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最致命的情况是在做出决定后,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这将影响运动员的状态。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