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番禺的木生缘足球场,来自广东省44所高校的千余名女足运动员追逐她们来之不易的足球梦想。这就是广东省支持创立的女足业余校园组赛事──广东省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
广东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先潮,从不乏女足的故事。广东省在1991年颇有魄力地承办第一届女足世界杯,建立第一座女足训练基地,产生第一家赞助中国女足的企业。老一辈中,有在英德基地成长起来的陈霞、赵利红、高红等铿锵玫瑰,新生代中,有在流溪河边稳步前行至参与夺得亚洲杯的李晴潼、陈巧珠等后起新秀。
足球运动的游戏性、文化性难以与竞技性、专业性共存,社会的体育认知迭代缓慢。多年来,这片土壤竟未能滋养出一朵不枯萎的业余女足之花。
球员 从无到有

为期一周的2024年粤大女足锦标赛落幕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女足在美国教练扎克带领下踏上归途。扎克是赛事中唯一的外教,并非专业足球教练,而是学校聘请的外语教师。他说:“我来带领她们纯粹是出于热爱,因为我发现这里的女生喜爱足球,但是得不到良好的组织和足够的踢球机会。”受限于非体育部教师的身份,扎克必须每天早上带完比赛后,从广州赶回中山给学生们上课,晚上下课后再乘高铁和汽车,抵达队员们的下榻处布置战术,经日如此。扎克说:“中方教练能很好地传达我的战术意图,但身为教练,我希望和她们一直在一起。我带给她们的不是对胜负和功利的追求,而是互相之间长久的陪伴和感受。”
2013年,扎克告别北京师范大学,来到湛江的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产生了建立一支女足队伍的想法。据第一代队员回忆,当时她们对足球不甚了解,基本没有踢球的机会,但在扎克眼中,技术水平不是选拔球员的唯一标准。在学校的推动和扎克的组织下,姑娘们鼓起勇气,创建了一支稚嫩的球队。一名队员说:“学校只有一块没有草的操场,我们在别人休息的时间去练习,避开高峰,偶尔也去闲置的篮球场练习,用矿泉水瓶练习绕杆。队服、足球等必备品都是自己掏钱买。”
扎克执教四年后离开了广海,但经过初代的奠基,时至今日的广海女足已经能够在粤大女足锦标赛小组头名出线,闯进八强。
第一代队员曾慧怡感慨:“一开始,我们与其它学校的友谊赛总是大比分输球,在我快毕业时终于体验过打平的感觉,当时我们已经足够开心。我们的队伍一直传承和坚持,每个人都很自豪。”
2018年,扎克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任教,那是另一片业余女足的荒漠。受疫情的冲击,扎克对建设中山学院女足的憧憬无奈延迟到2023年秋天。在这之前,中山学院开启的是另一种自下而上的探索。
2020年,在一群2018级学生的组织下,中山学院有了女子足球社团的雏形。据球队创始人回忆,当时一切都处于无序之中,只能努力激发新生对足球运动的好奇,才能吸引人来尝试。渐渐地,她们的事迹在校内足球爱好者中口耳相传,她们的努力得到了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的认可,学校派出专业足球教师接手球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