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进的铁骑
作者 孙兴维 赖瑜鸿 王凌硕 李伟欣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夏日,一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在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团军史长廊举行,该团领导指着一幅幅插满红色进攻箭头的作战图,深情讲述这支英雄汽车部队的奋斗史、跨越史。

70多年前,这支组建未满月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抗美援朝战场,路断了自己修、桥毁了自己架,没了路就肩扛背驮,用滚滚车轮和血肉之躯,构筑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70多年来,这支英雄部队扎根雪域高原,战风雪、斗严寒,穿戈壁、蹚冰河,横跨祖国大半山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完成多项重大保障任务。

“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前不久,习主席出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新闻见诸媒体后,该团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官兵认真学习。

“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更需要提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主动担当作为,扛起如山使命。”面对保障需求从单一到多样、从平面到立体的新变化新挑战,全团上下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加速实现保障能力的新跨越,书写新时代汽车兵的奋斗故事。

在任务和时间的定量面前,能改变的只有速度变量

山河静寂,铁骑疾进。

天色渐晚,群山披星戴月,该团驾驶训练场上,多型车辆交织穿梭。

白天训练刚结束,夜间训练接续展开。“人换车不歇,一组接着一组练。”站在训练场边的一处高地上,训练营王营长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组织夜间驾驶课目训练。

“训练日程怎么安排得这么紧?”记者在训练场监控室看到,团参谋长正与营连主官聚在一起,研究多种车型交叉组训方案。

“不快不行!主战装备类型不断增加,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如果不快马加鞭培养新车型驾驶员,我们将无法完成任务……”透过该团参谋长的话语,记者仿佛看到了官兵加速奔跑的姿态。

紧迫感缘于强烈的责任感。单一驾驶能力与多种驾驶需求的矛盾,单兵单一专业与多种能力需求的矛盾……如何打通汽车运输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上级工作组调研时,该团领导一口气汇报了10多个难点、堵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奋斗的过程注定是艰辛的。”该团领导对记者说,现在一天掰成两天用,依然感觉时间不够。这些装备如果不能按期形成战斗力,耽误的是部队整体保障力的提升。

“这些年我们从区域走向全域,从平面保障到立体保障,足迹遍布西部高原,‘快’已是常态!”该团领导告诉记者,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在眉睫,唯有以急行军的姿态加速冲刺,才能不辱使命。

在该团重装备运输车训练场,教练班长王振强正在组织新学兵训练。按常规,重装驾驶员需要至少8年的通用运输车安全驾驶里程经验作为基础,培养周期较长。作为教练班长,王振强一直在总结归纳重装驾驶员快速成长的“秘诀”。

“这次训练,课目掌握速度比上次快了,但还要加把劲。”王振强告诉记者,重装驾驶员培养必须敢于弯道超车。

王振强介绍,如今他们从规范学兵选拔流程着手,从过去5道关增加到如今10道关。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4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