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的“梦”
作者 郝放涯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孑然离乡四顾,拨散尘埃障目。

壮士挽雕弓,莫道关山难渡。

行路,行路,忽地一朝觉悟。

那一年高考,我立下豪言壮语“要么上一本要么我就去外面闯”。当时只觉得自己豪迈至极,如雁门关一夫莫开的乔峰,面对辽国铁骑自岿然不动。没有一丁点意外的,毫无悬念的,以语文130分,数学8分的极端成绩,充分表现了极致的抗压能力,顺利成为偏科王中王,成功做到了反向的名列前茅。学是上不了了,一气之下决意投笔从戎,选择去部队。没错,就是一气之下,沉浸式体验了一把愣头青拍拍发热的大脑袋瓜子直接决定一件事的感觉,没有深思熟虑,没有三思而行,没有兼权尚计。仅凭一句“妈,我不想念书了,我想当兵去”,说的斩钉截铁,以及母亲片刻沉默之后的反问:“想好了?”再加上我一个郑重的点头,这件事便算是敲了个板上钉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报名、体检、政审、发放服装被褥一系列的程序出乎意料地顺利,整套下来一气呵成。

然后就到了十二月,冬。

临行前问母亲:“这事还能反悔吗?还来得及反悔吗?”母亲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告诉我一个名词“军事法庭”。我没再言语,只是低头看了看碗里的方便面,已经泡发了。

最终我也是没有再吃完那碗面,没心情也没时间,因为一个小时后,我们这些新兵蛋子们要到丰台体育中心集合了。并没有类似阅读理解题中那种“文中阴天的作用是什么?衬托出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之类的坏天气,反而风和日丽,观远处建筑甚至颇有些云蒸霞蔚。不远处有家敲锣打鼓,吹唢呐的大哥鼓着腮帮子,从里到外洋溢着一股子喜气。小伙子年龄与我相仿,作为主角站在亲朋中间乐开了花,胸前戴着大红花,拖着印有“参军光荣”的大行李箱,我突然就想到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场面那是相当大呀!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呀”。现在想起来,也都觉得夸张了些,光荣归光荣,但那种心情确实夸张,不同于置身事外的人看个热闹,身处其中的我除了看到那些开得正艳的红花,还有一种被震天的锣鼓声推进云端的错觉。

相较于那敲锣打鼓一家人,我这边的冷冷清清倒是与之“相映成趣”。由于早年父母离异,父亲并未来送我,只有母亲,还有在体育中心任职的姑父。想象中送儿参军桥段并未上演,既无易水诀别之悲壮,亦无平明送客楚山孤之萧瑟;当然也不会有《背影》中那去买橘子的父亲。只是母亲如往常一般,用力拍了拍我的背,示意我要挺直了腰杆:“今时不同往日,去了部队,得挺起胸膛来做人做事了。”

姑父是个顶稳重和阳刚的人,年轻时也当过兵,懂得部队是怎么个样子。在一旁嘱咐“去了不要偷懒,好好干,到了新兵连有好东西和班长、战友分享一下,机灵点”。

我当时真的不懂什么叫“机灵点”,怎么做才能“机灵点”,脑子里只有电影里,姜文的张麻子,面对着银幕那句:“翻译翻译什么叫机灵点!”

可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接下来的路,不会再有长辈的庇护,不会再有亲朋的关照,我要自己学会去面对这些人情世故。

接新兵的首长来的很快,我们从集合到点名也很快。我想,或许大家的神经都紧绷着,尽力地模仿着电视剧里士兵该有的样子,至少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职业军人一般雷厉风行,追求一种想让麦克·阿瑟在我们面前都只能称呼自己是个“新兵蛋子”的状态。还有可能,就是每个新兵穿上了那身军装,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兵。那时尚不知,若未经新兵连三个月的洗礼,我们不过就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学生或社会闲散人员。

从北京到唐山本就不远,开车自驾,只要路上不甚拥堵,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

车开的不快,只是时而颠簸几下。“敲锣打鼓一家人”的主角小伙子,就坐在我旁边,一脸愁云惨淡,轻轻抽泣了几下,与刚刚的喜气洋洋形成强烈反差。他转头向车窗外望去,我看不到他的眼睛,但一定不是在看风景,现在的我们很难有心情看风景吧!后来我们比较相熟,姑且叫他“小黄”。

小黄平复了心情,从脚下的行囊中掏出两根火腿肠,给我一根:“吃吧,哥们,听说到了新兵连,火腿肠都没得吃。”后来攀谈一番得知,我们面临相同的成长困境,担心相同的问题。

转头看向后车窗,看向来时的路,扬起的尘土让家的方向变得朦朦胧胧。我明白,今后该自己去面对这个坚硬的世界了。

“孑然离乡四顾,拨散尘埃障目。”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当兵后悔吗?时间倒退的话,还会选择去当兵吗?”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后悔,还会选择去当兵。但是,我真的不想再来一次新兵连,总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相信这两年中,得有一半指的都是那个小黄口中连火腿肠都没得吃的新兵连。新兵连这三个月,格外漫长,因为睡眠的时间少,醒着的时候多,会给人一种不止过了三个月的错觉。

若以纪录片的方式介绍新兵连的早晨,是这样的:

当凌晨四点三十分的闹钟响起,连大地都还没来得及迎来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新兵们却要开始他们忙碌的一天了。看,他们身上套着棉衣棉裤,抱着被子走出宿舍,在楼道、在宽敞的更衣室或活动室,或独自一人,又或三五成群地叠着被子,他们动作生硬且不熟练,每个人都睡眼惺忪且目光略显呆滞。现在的新兵们还无法像老兵一样,叠出一个“成熟”的被子,因为他们被子中的棉絮还十分松软,富有弹性,只能花大量时间去“驯服”他们的被子。等到叠出他们自认为满意并勉强能称得上是“豆腐块”的被子后,就要迅速整理内务和洗漱。他们没有时间像森林中进食后的小熊一样悠然自得地走来走去。

本文刊登于《美文》2024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