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
作者 刘肇瑞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年龄大了,胳膊腿不中用了,脑子也变慢了!”

“我好像记不住事情,越来越笨了!”

“和我说话能不能慢一点儿?说太快我理解不了啊!”

我们身边有不少老年朋友们,会有上面这样的抱怨。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执行功能会比年轻的时候减退。有一部分老年人,减退得非常明显,使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发展到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不认识熟悉的亲友,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认知障碍。如果亲友发现老年人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带这位老年人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认知障碍:导致老年残疾的不可忽视原因

认知障碍也被称为认知功能减退,或者老年期痴呆,较为常见的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

由于“痴”和“呆”从文字含义上看,与“傻”和“蠢”是近义词,因此为了减少对这类患者的歧视,降低患者及亲友的病耻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老百姓,倾向于使用认知障碍这个名词。认知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导致老年人群残疾和照护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攻击性、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并容易出现骨折、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照护者的照料负担和压力,也因此带来更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在认知障碍的治疗领域,传统的药物治疗,如安理申、美金刚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延缓认知障碍的发展,但无法治愈该疾病。近期新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清除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但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该类药物可以阻止疾病进展,且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副作用。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