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照顾“照护者”
作者 陈沛
发表于 2024年12月

精神疾病患者群体庞大,近年来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群患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 患者的照护者们。他们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往往被忽视,其身心健康状况很少得到关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老王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的独生子小王性格阳光,学习用功,从不让老王费心。然而,就在高考前夕,原本活泼的小王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疏远人群,老王以为是高考压力所致,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即使面对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王脸上也难觅喜色,眼神中透着冷漠。这让老王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进入大学后,小王的变化愈发显著。他难以融入宿舍生活,多门课程亮起红灯。此外,小王开始做出一系列异常举动:随意丢弃笔记本电脑,撕毁证书,寒冬腊月赤裸着上身在校园狂奔。这些行为让老师和同学费解,也让远在家乡的老王震惊不已。

学校的紧急联系让老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匆匆赶赴学校,看到的是儿子截然不同、令人担忧的状态。经过精神专科医院的全面诊治,一个沉重的事实摆在面前—— 小王患的是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与关怀的重性精神疾病。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老王心痛不已。但他也迅速调整心态,决心做儿子最坚实的后盾,陪伴他走上艰难的治疗与康复之路。

小王拒绝承认自己的精神状态出现问题,更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老王明白,唯有遵循医学指导,坚持按时服药,才有可能点亮康复之灯。为此,老王毅然放下自己的工作,前往小王所在的城市陪读。每天都要苦口婆心劝说,小王才肯把药吃下去。生活中,老王尽量满足小王的各种需求,如外出游玩,消费购物。有一段时间,小王喜欢订同一家的外卖,但是只喜欢吃套餐中的一部分食物,老王便默默陪着他“解决”剩余的部分。

在照顾小王的同时,老王化身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医疗助手”。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