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症吧”中16万不安的灵魂
作者 史欣鹃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艾滋病(AIDS)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弦。然而,与疾病本身相比,大众对于艾滋病的误解和恐惧,更是如同一层厚重的迷雾,遮蔽了真相,加剧了不必要的检查、就诊和歧视。

百度“恐艾症吧”有16.4万吧友,1793万个帖子。相较于“焦虑症吧”17万吧友来说,这个数据不遑多让。

毕竟我国焦虑症患病率约为5%,患病人数都是数以千万计的。我们国家真的有千万量级的恐艾症群体吗?要知道曾几何时,“恐艾症”还是一个几乎不为人所知的新名词。

我与恐艾症的不期而遇

20多年前,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恐艾症,却和一位恐友不期而遇。

一位外省同行把一位恐友转介给我。在转介过程中,同行向我介绍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他的主要症状—— “恐艾”。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潮湿闷热的早晨,一大早起来就如身处蒸笼之中,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被蒸熟了。同行身后突兀地出现了一位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的清瘦大男孩。

男孩自述,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与自己同一栋宿舍楼有一位同学有不安全性接触史后,他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了HIV。尽管多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他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从那时起他极度焦虑,甚至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心悸等症状。

实际上男孩的焦虑来自考研的压力,仅仅是知晓了同一栋楼的同学私生活复杂,就无端担心对方摸过的门把手、卫生间、水房等处残存血液、精液、唾液等体液,自己再触碰就会感染HIV。这在常人看来毫无逻辑,但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形形色色的恐艾

我遇到的第一例恐友只是恐艾症的一个常见类型:四成恐友是压力事件或其他心理问题导致的恐艾。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