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
历史人物是文明的缔造者,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初中历史的一个重要课题。2022年最新出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
评价作为历史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对历史的进程产生过影响或者是在历史上留下过痕迹的人,没有历史人物的推动,历史就会停滞不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才能了解时代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历史人物评价的价值
(一)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即理论的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较强,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撑。由于初中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学科,对于历史人物的学习,学生停留在好奇心,兴趣的表面,辨别、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于历史人物背后故事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并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拓宽历史视野。
(二)历史教师的任务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背景下,历史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历史人物评价要符合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历史人物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趣味性更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以考促教
中考意味着义务教育的结束。中考背景下,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果只为应付考试需要,则会使其流于形式,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系统的历史思维。历史教学需要通过历史人物这座桥梁来为学生构建完备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达到“以考促教”的效果。同时也为选拔人才、检验历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更能促进教育分流之后的教与学。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一)“阶段论”
历史人物的活动,以时间顺序为标准,将其活动划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由于思想观念以及其他因素导致行动相应发生改变,所以要进行逐段分析。此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评价历史人物片面化、笼统化。如评价唐玄宗时就要分期讨论,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经济发展迅速,创下了开元盛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辉煌的一页。统治后期唐玄宗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奸臣,朝政混乱,最终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二)“方面论”
将历史故事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角度,以人物活动内在的逻辑关系为顺序,加以评价。考查历史人物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是此法的特点;特别针对那些涉及面广泛、社会活动内容庞杂多变的历史人物。而这个方法现在更多用来评价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人物,比如评价秦始皇的活动,可分为五个不同的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人物具有多重性,通过人物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才能对历史人物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
(一)唯物史观素养
唯物史观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其作用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