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心理学上有个“人格面具论”。指的是,人在交往中,为赢得他人好的印象,获得认可,会刻意展示自己好的一面。
但这些在人前的表现,可能只是一种伪装与世故。想了解一个人的真面目,最应该看的,是其在家人面前卸下“面具”后的模样。正如张德芬所说:“越是喜欢讨好外人、获得认同的人,对自己亲密的人越不好,因为能量都用到外面去了。”
人最大的虚伪,莫过于对外人彬彬有礼,对家人恶语相向。懂得善待家人,把家人看顺眼,才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体现。
01
作家杨本芬曾讲述过自己的婚姻故事。在邻里眼中,她的丈夫吕嵩是一个好好先生,为人礼貌好客,做事细心能干。每次放假在家,吕嵩都会帮忙干农活,整理菜地,还会把柴火劈好后整整齐齐码在墙角。
但只有杨本芬自己知道,吕嵩做这些事都是给外人看的。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家务活,丈夫连碰都不会碰,哪怕在她怀孕期间,也不愿意搭把手。和杨本芬相处的态度更是阴晴不定,经常指责她不会过日子,对她使用语言暴力。为此,夫妻隔阂越来越深,杨本芬也一度陷入了精神内耗,反复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其实,她只是照见丈夫自私本性的那一面镜子罢了。
有一种霸道,叫“窝里横”。这样的人,在外面装得有多温和,回到家就变得有多不耐烦。他们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挑剔家人的错,一言不合便恶言相向。看似在说事情,实则是在借机宣泄情绪,发泄内心的压力和不满。
畅销书《热锅上的家庭》中,主人公卡罗琳在外人看来也很和善,在家却易燃易爆炸。丈夫回家晚了点,女儿房间没整理好,儿子课本忘在学校,各种小事都会让她看不顺眼。有一次,她做饭时叫人来帮忙,女儿听到后过来帮她摆了餐具。卡罗琳不但没有夸奖女儿,还责怪女儿态度敷衍。女儿觉得委屈,顶撞了她几句,卡罗琳更是怒从中来,大声呵斥女儿不够尊重她。丈夫见状上来劝解,卡罗琳又将炮口转向丈夫,说都是他太惯着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