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字迹
作者 小民老二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横店影视城香港街

每看影视作品,凡涉及年代戏,通常从建筑装潢、人物造型、交通工具、日用百货考量制作水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文字。无论广告牌匾还是布告招贴,乃至宣传标语、报刊信件,是否手书,抑或雕版铅字,件件关系到氛围与质地。有的作品宣称投资过亿,请大明星扮演千百年前的人物,背着包袱穿行茶馆酒肆间,一不留神,镜头掠过电脑字体,怎么看都有些煞风景。假如频频出现,自然频频出戏,反之则是加分项,始信其精雕细刻。至于怎样辨别字体的共性与个性,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暂且视为玄学。

随着技术普及与升级,电脑字体以绝对优势席卷各大领域,甚至墙头小广告也统一制式批量生产,架不住日积月累一再重复,渐渐构成独特的景观。令环卫工人头疼的城市牛皮癣已被设计师用于海报招贴,看上去蛮新鲜。更有甚者专注于搜罗街头抛洒的小卡片,以戏谑之名结集成册,散发着波普艺术的气息,简直化腐朽为神奇。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2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