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提出的新工作理念;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并结合广电视听工作实际提出的改革新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总局进一步提出“做强优质内容、做强融合传播、做强技术引领、做强安全保障”的系统性改革思路和工作方向,确保在推动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历史进程中,始终坚守好广电工作“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初心使命,把准方向、抓住关键,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做到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2023年以来,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系统、全行业发生显著变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提出“二三四”的工作定位,提出“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繁荣网络视听、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的工作方向。明晰了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战略布局,明确了改革举措和重点突破方向。一年多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一体推进,意识形态属性、公共服务属性、技术产业属性“三大属性”统筹把握,广播电视网、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OTT TV)和互联网传播的渠道方式“四个层次”分类施策,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和新成绩。
广电视听工作服务大局有为、有力、有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系统的各项工作在服务大局方面,努力做到有为、有力、有效。
一是强化重大议题传播力,引领主流舆论新风尚。广电视听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大屏小屏联动、长短视频互补、艺术技术并重”的宣传格局,为奋进新时代凝聚强大力量。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在全国33家卫视播出,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观看户次5576万,全网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节目引发观众热议。此外,《中国智慧中国行》《这就是中国》《千万工程》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理论节目“飞入寻常百姓家”。2023年7月,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迅速成为网上宣传“联合舰队”,全国100家成员单位的账号矩阵总粉丝量已达27.6亿,“亿级”传播成为常态,推动主流话语触达受众群体。在各省区成立的广电新媒体联盟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蹚出了全国广电新媒体建设新路子。
二是全方位描绘新时代画卷,精品内容彰显文化深度与广度。多类型精品持续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上半年,取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41部1255集,网络剧76部1718集,网络电影114部,网络微短剧323部7518集,网络动画片317部4336集。《幸福草》《山花烂漫时》《大海道》等主题创作传递丰厚的时代气息;《繁花》《南来北往》《我的阿勒泰》等现实题材展现生活本色;“中轴线”系列节目、《中国》系列纪录片打造国风新潮流;《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声生不息》等系列节目拓展综艺与重大主题融合创新;“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先后发布3批推荐目录、59部作品,《我的归途有风》《一梦枕星河》等微短剧突出地方特色,带动取景地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广电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型文化业态的优秀作品更加丰富。一年多来,多类型新形态广电视听精品持续涌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地文化建设。
三是坚持人民广电为人民,“双治理”成效愈加显著。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工程。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经有八成以上的有线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家庭用户实现开机看直播,20万家酒店1100万间客房实现“便捷看电视”;5.6亿有线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终端的收费包压减50%以上,超过2亿电视用户初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据2024年8月份统计,全国电视直播频道用户活跃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重温经典”频道于2024年2月1日正式开播,一经推出就跃升为收视热门,截至2024年9月底,收视人群超过2亿人。
四是行业发展步入“品质飞跃”和“结构优化”双重驱动期。高清、超高清频道建设持续推进,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全部实现高清化播出,地市台频道高清化率超过98%。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广电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显著增强。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省、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995个,主动发布终端352万个,全年播发紧急信息207万次。2023年批准撤销频道42个、频率19个,调整优化频率频道31个,电台、电视台迈向以“精简”促“精办”的正确改革方向,这项工作还将持续推进、全面铺开。
五是广电视听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经初步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10029.24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实际创收8959.82亿元,同比增长6.37%。按主体分,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总收入4187.34亿元,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5841.9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