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距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目标仅剩6年时间,但联合国最新评估显示,目前国际社会取得的进展与目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不进行大规模投资并加大行动力度,那么实现一个更具韧性和更加繁荣的世界蓝图,以及摆脱当前全球危机的路线图,仍将遥遥无期。
在全球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许多国家已就有效地治理城市、进行城市更新等通过自身实践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也因此,一个能够共同探讨城市问题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国家都至关重要。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这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并成功设立的国际日。它源自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也是世界城市日设立十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点,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2024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下称“城发大会”)于10月29日至11月2日如约而至,主题为“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总体活动包含1个开幕式、1个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7场系列边会和16区世界城市日主题公益活动等。
10年来,从推动“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深入人心,到展现全球城市化优秀案例,从发布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到促进各国就城市化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探讨,世界城市日为促进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格局贡献了力量。
全民参与
作为世界城市日的发源地、“永久主场”,上海这座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5年来持续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加力彰显城市的人本价值,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自“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以来,从稳步、持续推进“两旧一村”的改造、“一江一河”活力城市空间的延伸、口袋公园的涌现,再到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上海在不断加快推进的城市更新中,始终以人民群众具体切身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标尺,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群众生活居住空间,奋力书写人民城市的创新发展与实践。


依托世界城市日这一国际平台,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迎来了更多的参与主体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首次推出上海16个区全覆盖的“一区一活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科普、科技、参观、讲座、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营造全市范围内共庆城市日的浓厚氛围,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还发布了5个全民互动、全民参与的公益品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