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是很特殊的一类商品,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它都不是一个商品类别,而在开始流通之后,它又长期限于一个极小的封闭圈子之内,信息不透明是这个市场的本质。但这一切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迅速改变,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迅速膨胀到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规模—当然,这只是公开交易的数据。其实艺术品交易并非不可理解、高不可攀,它仍然遵循了基本的商业逻辑,本期节目,我们就从艺术博览会这个本世纪迅速崛起的交易渠道入手,窥探一下隐秘而庞大的艺术品生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艺术品市场,是在最近三四十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并且这个成长速度在21世纪还持续加速—21世纪的前10年,交易规模就增长了5倍。这里面两个重要的变量:第一个叫当代艺术,第二个叫HNWI,前者解决的是供给问题,后者解决的是需求问题。
过去艺术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中古以前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流传于世的数量相当有限,处于可流通状态的就更少,大量作品已经被收藏,或者说“固定”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机构了。如果藏家们只青睐于这类作品的话,那这个市场里的供给理论上只会越来越少,也就难以吸引更多的藏家进入。变化发生在1980年代,现代艺术自那时起越来越受到追捧。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87年梵高在1889年创作的《向日葵》以2250万英镑的价格成为历史上价格最高的公开拍卖的艺术品;在此之前,这个纪录的保持者是一幅15世纪的油画。之后,更晚近的当代艺术作品也开始被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直到现在,当代艺术已经完全成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主流。收藏对象从古代作品向当代艺术品转移,这就使得艺术品市场的供给大大增加了。
第二个变量叫HNWI,这是一个典型的故弄玄虚的缩写,它的中文翻译就是“高净值个人”(highnet-wealthindividual)。按照瑞银的口径,它指的是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投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他们是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核心人群,艺术品收藏既彰显他们的审美,也是他们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