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宜家想办法保持好奇心
作者 邢梦妮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对在中国做生意的宜家来说,2024年大消息不断。

2月,宜家中国宣布追加超过1亿元投资,推出更多价格更低的产品;9月26日,英格卡集团开发了八年的商业综合体上海荟聚终于开业了,宜家中国的办公空间也从徐汇区移动到了新址;11月的第七届进博会上,宜家宣布将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推广“回购和再售服务”—也就是人们认知中的“二手家具”。

这个超过80岁的家具零售商,正在用各种方式适应新环境。但抛开各种商业策略,还得回到那个基础命题:好设计。

6年前,马库斯·英格曼(MarcusEngman)从宜家设计经理的职位上离任,又在2020年重回宜家。这次,他成了英格卡集团(宜家零售)的创意总监(ChiefCreativeOfficer)。

2024年9月24日,英格曼和宜家资深产品设计师大卫·沃尔(DavidWahl)一起站上了“未来制造者大会·2024”的舞台,分享了宜家的“民主设计”方法论和家居生活洞察。2024年9月,沃尔参与设计的BRÄNNBOLL布朗伯电竞系列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售。在前期调研中,每个家具都要经过受访玩家打分,表现好才能上市。

“为玩家设计”仅仅是一个开始。一条线索来自宜家2023年的全球居家生活趋势研究:48%的受访者认为媒体没有真实地呈现他们的居家生活。这将英格曼和他的团队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品牌计划:启发人们创造一个尊重且能反映自己独特个性的家。

此前,宜家卖出的产品中,差不多60%是可以用于任何用途的储物用品。宜家正在接触一个新的命题:承认人们的差异性并展现它们,让人们感受到宜家在关注他们的生活。因此,宜家产品设计团队开始尝试新的合作模式—跳出家的范围,在全球各地寻找小众兴趣社群,和他们一起工作,共同创新。

英格曼自称是一把“钥匙”,通过新创意和新设计,将宜家推向那个可能发生的未来。而批量制造单一“爆款”的家具,让每个人的家变得一样,绝不是他欣赏的未来。

D:未来预想图

E:马库斯·英格曼(MarcusEngman)

W:大卫·沃尔(DavidWahl)

D:你们如何看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未来趋势?有哪些可能会被应用在宜家的家具设计上?

W:我认为是“碳足迹”,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计算和控制产品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近年来,我们产品设计师的工作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我们需要排查产品中碳排放量最大的材料,要么替换它们,要么聪明地使用它们。当然,我们也有材料创新部门,这群人不断寻找新材料,同时开发已有材料的新用途。

E:是的,我们喜欢以更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家具。但这涉及到两套系统:既要使用正确的材料做设计,也要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宜家和所有其他公司一样,一直在寻找最可持续的零售商,寻找更合适的生产方式,比如把生产地点挪到更靠近原材料的地方。长远来看,也许一些最大的材料产地会在大城市内部。我个人猜测,未来人类使用的许多材料将在城市里被回收利用,垃圾场也就变成了原材料产地,这样一来,家具生产会转移到大城市,而不是在乡下。

W:更好的方法是提前设计符合这种趋势的产品。回收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我们认为永远不应该分解现成家具的材料,因为这一步会消耗大量能源。所以,我们鼓励人们用组件拼装家具。我们的门店里就有二手销售区,顾客可以在那里购买和出售自己的产品。

E:这就是所谓的“基于组件(components)的设计”,相同的组件可以制成不同的产品,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回收组件。如果回收材料,我们必须消耗大量额外的能源去处理它们,但是回收组件消耗的能源更少,这种回收模式也能更持久。

D:这种设计方法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

W: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可调节高度的桌子,不需要去找供应商重新打样,可以直接使用标准化组件组合。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