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中职学校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导游职业的相关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与导游专业有关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开发符合导游专业特色的教学项目,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
关键词:中职;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教学项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某项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这里提及的项目是指那些旨在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特定产品的任务,比如创作与制造一件产品,或者是排除某项问题,又或者是提供相关的服务等,它可以是设计一个完整的服务等比较大型的项目,也可以是加工一个小部件等较为小型的项目[2]。如何来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整个项目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项目的内容应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自身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特定情况下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其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导游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这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中职导游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诸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在内容上出现了许多交叉;该课程所用的教材为全国统编教材,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运用到的本地旅游资源知识涉及很少或者过于笼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等等。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的设计,以导游的相关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理论知识有机地整合到实践应用中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导游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中职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的原则
(一)从学生职业需要出发,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
一方面,中职学校导游专业的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更有甚者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尽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地理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受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影响,部分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十分有限,并未真正建立起系统性、全面性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对导游专业及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缺乏明晰的认识,对导游职业未来的实际工作情境和需要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对导游职业的定位模糊,认知程度不足。
但是,这部分学生平时比较喜欢动手,擅长实践,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他们对于大部分实践课等需要实际动手进行操作的课程,常常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中职学校学生适应社会职场需求的一项必备条件。如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学生导游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导游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