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其教学需要创新和实践相结合。化学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通过将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亲身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参观化工厂、实验室、科技馆等地,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了解化学工业生产的基本流程,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化学研学旅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考察,让学生认识到平衡化学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总之,化学研学旅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为化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研学旅行;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基于化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SZUYZHX2022-1037)。
一、化学研学旅行的意义与价值
(一)化学研学旅行的定义与特点
化学研学旅行是一种将化学学科教育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得以脱离传统教室环境,直接观察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化学研学旅行并非单纯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在于利用真实的化学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加深其对化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理解。化学研学旅行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学生能够亲临化工厂、实验室、科技馆等地,目睹化学物质的转化过程,了解化学产品的生产流程,参与实验操作,这些活动显著提升了学习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此外,化学研学旅行具有跨学科的特性,能够与历史、地理、环境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助力学生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从教育视角分析,化学研学旅行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它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该方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个人对化学领域的兴趣进行深入研究。化学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手段,通过将化学知识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提升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化学研学旅行的本质在于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化学研究和应用背景下进行学习。此类环境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包括操作的精确性、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这些技能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此外,化学研学旅行着重于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观察化学物质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化学与生态、经济乃至伦理之间的联系。化学研学旅行还为学生提供了与专家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专业人员那里学习如何思考和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通过这些互动,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评估结果,这些都是化学乃至所有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1]。化学研学旅行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促进跨学科整合、增进与专家的交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国内化学研学旅行的成功案例
在众多国内外化学研学旅行的案例中,有若干项特别引人注目,它们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术体验,还显著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深度。国内一个显著的成功案例是北京化工大学举办的“化学之春”研学旅行项目。该项目安排学生参观化工厂和实验室,使他们能够亲身经历化学生产过程,并理解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学生亦有机会与化学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聆听他们关于化学研究的心得与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