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提出,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要、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左右领域做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文章以旅游业的旅行策划人才培养需求为出发点,对高职学校旅行策划课程进行实证调查,获取关于高职旅行策划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充分了解“1+X”证书制度的发展趋势后,分析校内旅行策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教学方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旅游管理;旅行策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2年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G202212)。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越发紧缺。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已超过2 000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解决当前人才缺口问题,既要依托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又要将职业院校纳入人才培养范畴,逐步扩大全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随着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定制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旅行策划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也是“1+X”旅行策划考证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在个性化旅游线路定制和旅游产品策划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并确保学生的就业能力,进一步优化高职旅行策划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迫切[1]。
一、“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要求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宗旨。因此,其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市场需求的导游带团能力、旅游产品营销技能和旅游线路设计能力。截至目前,我国一共有四批“1+X”证书试点院校和试点组织,与旅游相关的证书共有13 个,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旅行策划技能等级证书、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技能等级证书等,这些技能证书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建设具有与时俱进的革新意义。
(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社会竞争已由资本竞争过渡到了人才竞争,旅游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更对旅游人才提出“能带团、会讲解、懂策划”的新要求。高质量的人才必然要求高质量的教学,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旅行策划证书在导游资格证、景点讲解员证书的基础上,完善了旅游人才的职业技能[2]。
(三)促使教学内容由学科导向转向能力导向
在“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之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实行双证书制度,即毕业证+技能证书。但旅游专业的技能证书以导游资格证为主,高职院校并不组织旅行策划类的证书。旅行策划课程的课程评价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与考证内容脱节,没有实现课证融通,无法满足学生对考证的要求,也无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足够的支持,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在“1+X”证书制度试点实践之前,学生如果需要获取该类技能等级证书,一般参与社会组织的证书考前培训,与高职教育二者之间没有融通,也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