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为民役”:清明廉正吏治文化的舞台演绎
作者 居其宏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在我近年来看过的歌剧剧本和音乐创作中, 广西歌舞剧院创演的民族歌剧《柳柳州》( 编剧常剑钧, 作曲杜鸣,总导演査明哲)就其主题立意之高远、形象刻画之生动、歌剧音乐戏剧性思维之有机整合成就而言,无疑是最好的一部。

本剧第一主人公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享誉千年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剧作家在其丰富人生阅历中取精用宏,以他被贬谪柳州担任刺史这人生最后4年为情节主线,描写他秉持“官为民役”信条,励精图治,政绩显著,清名远播,生动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这位古代杰出文人的政治抱负和家国情怀,从而在当代歌剧舞台上为彰显清明廉正的吏治文化做了一次具有经典潜质的艺术化演绎,不仅大有益于挖掘、传播和弘扬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且对加强新时代我国各级官员的勤政廉洁教育更具普遍而鲜明的现实意义。

何谓“官为民役”?若以现代汉语表述,或可作“人民公仆”解,这与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主张、坚持并矢志不渝践行之“为人民服务”说法不一而其义相通。

剧本创作:以戏剧行动与诗化语言彰显主题

中国文人历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信条,主张“居庙堂之高,不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不忘忧其君”。柳宗元正是这些文人信条和主张的身体力行者,并在朝廷腐败盛行、“永贞革新”失败、自己北望长安屡屡上表坦陈己见但却屡屡遭拒、进而被贬谪柳州时,仍不忘“官为民役”的初心,坚持以种种利国利民的实际行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而赢得柳州广大民众的由衷爱戴,就此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剧本设计了四对人物关系:

一是柳宗元与裴行立、桂姑(厨娘)——即柳宗元与朝廷的关系,这是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主线。然而,裴行立和桂姑虽肩负朝廷交予的暗中监视柳宗元行止的秘密使命,且也忠诚履职,但二人均非一般意义上的反派形象,而是良知未泯,具有丰富的人性复杂性,故在奉命秘密监视的同时,对柳宗元的“官为民役”及其所作所为渐由同情发展为赞许和由衷敬佩,最终放弃监视并将朝廷打压态度告知柳宗元,令其终于放弃“北望长安”梦,专心知柳州,在生命的最后四年以“官为民役”“利安元元”为贯穿主题,谱就大唐吏治史上最具亲民底蕴的温暖乐章。

二是柳宗元与刘禹锡——即两位才华横溢诗人兼挚友因政见相同相继被贬互易主政地方之后惺惺相惜、时入我梦的关系。这对柳宗元坚定践行“官为民役”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是从一个特定侧面呈现柳宗元家国情怀及诗词创作高度文学成就必不可少的一笔。

三是柳宗元与峒老、螺狮妹为代表的当地民众——即官民关系。这对关系同样贯穿了全剧的始终,是体现柳宗元践行其“官为民役”信条的重要情节线。剧本在柳宗元知柳州诸多施政业绩中选取两救螺蛳妹、颁“以工抵债”令释放奴婢、办学堂开启民智以文化人、选址凿井解决峒乡缺水难题、以身试药破鬼神巫术、修孔庙引泉凿井倾囊捐款、植柳种柑等一系列“利安元元”之举,使得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能在柳州这方一千多年前的“荒蛮之地”中得到广泛传播,其经济状况、社会面貌和民众生活也因此而焕然一新。

四是柳宗元与唐月——即二人从恩主与侍妾发展为恩爱夫妻的情感关系,这也是贯穿全剧的爱情线。

我觉得剧本写得最好的是其一和其三。

其二需要精简,占篇幅太多容易减缓戏剧节奏,而且闪回手法用得过于频繁,反而削弱了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戏剧冲突的强度,并给观众的理解与接受徒增障碍。

其四应丰富唐月的形象内涵,这是歌剧极为重要的第一女主人公。在本剧中,她的戏份原本就不多,描写的笔触多是感激柳宗元救命之恩或你侬我侬的感情戏,几乎没有真正能够影响全剧情节发展走向的戏剧行动。故此建议,不仅要写她与柳宗元的情投意合,更要写她在人生哲学、政治抱负上的志同道合。例如,当柳宗元遭遇与女性有关的特殊难题或在某些内心矛盾的关节点上,唐月从一个女子的特殊视角,对他坚定走向“我的长安是柳州”起到别人(哪怕刘禹锡也罢)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我在读剧本时,就对剧作家常剑钧同志深厚的古诗词修养十分钦佩。心想,剧中不仅要引用柳宗元不少原作,更大量的是必须为其创作大量剧诗。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这些新创剧诗不仅要符合柳宗元的身份、性格,还要在文学品相上与其诗品相匹配,又不能过分古奥难解,令当代观众产生疏离感。

我惊奇地看到,常剑钧同志创作的剧诗非但胜利地攻克了上面这些创作难关,而且在诗品上甚至有与柳诗真假难辨的感觉,并在平仄、粘对的处理上多符合古诗词格律。

先看,柳宗元唱曲二十四“‘官为民役’才是真”:

北望长安梦未醒/“高山流水”耳际鸣/永贞宏愿成泡影/利安元元犹在心/三湘八桂走一遍/听民间疾苦声/荒蛮地,情更醇/苦与乐,细细品/犹见那苦赋之毒捕蛇者/眼前是民智初醒峒氓人/也曾怨苍天贬我路八千/也曾忿乌云遮日夜深沉/男儿空怀报国志/千万孤独泪满襟/一回回边听山歌边思忖/社稷重重不过天下众苍生/次次察访民情扪心问/望长安望的是月为谁明/天意民心一杆秤/称出分量重与轻/戴罪身虽无回天力/四个字寥寥重千钧/“官为民役”立根本/“官为民役”才是真!

这首剧诗不仅畅意抒怀、立意高远,突出描写柳宗元的政治抱负,且文辞优美,气韵隽永,尽显主人公的诗人气质;句式长短相间得体,平声韵一韵到底,颇具歌唱性,为作曲家的咏叹调创作提供了融戏剧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诗化底本。

本文刊登于《人民音乐》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