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河床
在深圳出差,住在一家商务CBD大楼内的民宿。是大城市常见的那种一层楼数十单位的混杂式公寓大厦,高达三十余层,难进难出。我点了一份外卖,忘记写房号,平台上看见骑手即将抵达,我忙发信息告知对方房号。不一会儿收到回复,说保安不让上楼。
我试图与之辩驳,因为先前明确看见外卖员同乘电梯。骑手又说,“没写房号就默认一楼”。
明显能感受到他的焦急,或者说,防御。他下意识地用一种程序上合理的逻辑来替自己辩护,言下之意有二:其一,不送上楼也是出于作为消费者的我的决策;其二,如果我填写了房号,也许他就会出于节约时间而不接这一单。
我无意再争取,只好让对方看看楼下是否有处可放,我自行下楼去取。可就在我准备出门时,外卖员又发来消息,说他发现的确可以上楼,决定给我送上15层。他的语气轻松,没有丝毫抱怨和不悦之感。
我道了谢,让他放在门口即可。短短几分钟内,即便我们没有见面,也仿佛在无形中握了一次手。与陌生人的握手,在大城市的忙碌“高峰时段”尤为难得。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2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