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多年后,流落在外的“花花”在晋中市榆次区找回了自己的亲人。除却多年未见的生疏外,她与父亲和哥哥之间,更有一重隔膜。
她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已有多年病史,且可能因此从家中走失。当她在距家百余公里的和顺县石叠村被发现时,已经和当地男子张闰生育一儿一女。
协助此次寻亲的志愿者朱玉堂发现,花花在走失的人里还有一点特殊,她曾在数年前获得工科硕士学位,是他帮助过的500多例寻亲当事人里“学历最高”的。
2024年12月,这起发生在山西晋中的寻亲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很快由一场喜事色彩的“大团圆”极致反转。人们质疑,张闰家人所称的,花花当年是由张家“收留”的说法站不住脚,有可能是被拐卖的。
花花丢失的这些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南风窗记者前往山西晋中,试图寻找答案。
来历不明的女人
从晋中市区出发,沿着省道往东南方向行驶,汽车逐渐远离平原,进入太行山区。170公里后,掩映在太行山脉之中的石叠村,才显露出眉眼。
据镇上的饭店伙计介绍,十多年前,这里还没修上柏油路,主要是土路。石叠村人以种地为主,去县城主要靠固定班次的乡村公交,一天四趟。
12月的寒风里,背靠大山的村庄静谧而萧瑟。砌着红砖的平房分布规整,家家门户紧闭,无人走动。只有门口的玉米垛子一人多高,金黄灿烂,显示有人生活的痕迹。
石叠村村民张福山夫妇告诉南风窗,村里有30来人,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最年轻的人,也有50多岁了。人口稀疏,老头老太太无处可去,下午就在他家聚众打牌,形成一个小中心。
张福山跟张闰是堂兄弟。问起“花花”是哪一年来的,他摆摆手,“说不着了”。花花来村多年,具体的年份已经随着时间而模糊。
不过,他们记得,花花是被人从土岭村的路边领回来的。土岭村在石叠村北面,大约两三年前,两个村子合并为一个行政村。
领花花回来的人,是村里一个老太太。“不是人贩子。(老太太)捡上她了,看见可怜,说那谁(指张闰)家里没媳妇,给他当媳妇吧。好心领回去的,让她跟他结婚了。”
这位老太太,就是当地第一个发现花花的人。据张福山夫妇回忆,土岭村有个光棍,把花花“占了一黑夜”,发现她脑袋不聪明,又把她“送出来了”。
张闰的侄女核桃,提供了一个更详细的版本。
她记得,11岁时,村里来了一个身上脏兮兮的女人,在屋里“唱歌跳舞的”。一开始,女人被村里一个“好心的老大娘”收留,给伺候吃饭喝水,不过,还是免不了被人欺负打骂。自己的二叔心地好,看她是个可怜人,常给她吃的喝的,两个人的关系就近了。
后来有人对二叔提议,“(花花)就给你当老婆,反正你家里条件也不好”,那时二叔已经30多岁,因为家里穷,娶不起老婆。二叔一开始不愿意,还是爷爷发的话,“就把她留着,反正也找不着家人,给一个吃喝,照顾人家一辈子吧”。
核桃告诉南风窗,花花刚到村子的时候,曾经报出一个电话号码,前述老太太打过去,电话接通了,对方一开始允诺来接其回家,但后面就失联了。不过,她表示,时间过去太久,通话记录无法提供。当年打电话的老太太,也不愿表露身份接受采访。
“但确实是存在这个人(老太太)的。”核桃说。
官方调查证实了此人存在。12月10日,和顺县联合调查组针对“卜某走失被找回”事件发布通报,通报中称,2011年5月26日,卜某从晋中市榆次区家中走失。2011年8月,和顺县青城镇土岭村石叠村组村民郭某(女,现年78岁)在本村附近发现卜某,且有精神异常表现,数日后由本村村民张某(男,汉族,现年46岁)带回家中,并育有子女。
在核桃看来,他们家是本着“好心”而“收留”花花的,否则花花会在外被人欺负,难以保证安全。
至于二叔知不知道和有精神障碍的花花发生关系,存在法律风险,核桃回答,“他不知道,他是个文盲,意识不到”。
张福山夫妇回忆,张闰“娶”花花,曾在村里摆过酒席,他们二人也参加了,时间点应该在2012年前后,花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