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活一天,实习工资只有150元,还没有动动手指抢货的利润多。”张政告诉南风窗记者,没想到自己能靠“炒”潮玩,一天净赚2万多。
作为一名“985院校”的学生,张政偶然接触到泡泡玛特的潮玩。刚开始抢购倒卖时,他赚的不过是几十元的奶茶钱。然而,随着抢到的货越来越多、越来越稀有,潮玩出售的金额也就越来越高。其中,售价最高的一件藏品的利润竟高达2000元,让张政尝到当“黄牛”的甜头。
后来,张政把这一经历发到网上,有人痛斥他钻空子、不道德,但也有人难挡高额利润的诱惑。他们拿出自己的潮玩订单截图询问能否出手,不过得到的回复几乎都是否定的,因为他们买的都不是大热IP。
那么,现在市面上风头最盛的潮玩IP是谁呢?毫无疑问,要数泡泡玛特的一款尖牙、尖耳朵、看起来很淘气的潮玩—Labubu。
Labubu搪胶系列的所有娃娃,目前是“一只难求”。从某二手交易平台的数据来看,原价594元一盒的Labubu坐坐派对搪胶毛绒系列,现在均价被炒到了779.6元,热度最盛时,价格更是高达1478元;部分热门联名款的溢价幅度,甚至超过了10倍。
不仅国内如此,国外更甚,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泡泡玛特门店内的Labubu几乎都被抢购一空,甚至出现了大批泰国游客组团来中国抢购的热闹场景。
但奇怪的是,Labubu并非今年才推出的新款。早在2015年,艺术家龙家升就创作了Labubu。2019年4月,泡泡玛特与龙家升推出首套THEMONSTERS森林音乐会系列产品,此后逐渐成长为泡泡玛特的核心IP。尽管那时Labubu也受到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但远不如今年的讨论声量大。
发布多年的Labubu,为何突然翻红,不仅化身为东南亚顶流,而且一跃成了当下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理财产品?
“中国土特产”成了东南亚顶流
“Labubu种族灭绝了吗,怎么哪里都买不到?”有博主发现,最近这段时间,无论在线上店铺还是线下门店,都抢不到原价Labubu,如果实在想买,只能从黄牛手里高价回收。原价499元、599元的款式,转手就能卖到近8000元。不菲的利润,让原本喜欢Labubu的粉丝也成了黄牛,一同加入炒货浪潮。
很多Labubu的粉丝,都盼着这场闹剧能尽早结束。但黄牛吴文觉得,Labubu的利润还会涨。
今年6月,吴文贷款囤积了一批Labubu马卡龙一代。尽管后续随着泡泡玛特的门店放货量有所增多,二手行情时涨时跌,但吴文仍有利可图,卖一套的利润少则200元,多则800元。他向南风窗记者预测,“年底肯定还要暴涨”。
虽然国内粉丝都在号召大家“不要从黄牛手里买”“让货都砸在黄牛手里”,但仍挡不住国外市场的供不应求。
去年9月,泡泡玛特在曼谷Central World开了泰国首店,开业当天就被排队的顾客围得水泄不通,首日营业额更是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打破国产潮玩海外门店单日销售纪录。到了今年,Labubu的热度更是持续走高,一跃成为东南亚潮玩圈的顶梁柱。
在曼谷街头,Labubu的身影随处可见。有人把它挂在包上,有人把它纹在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