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对了,工作就顺了
作者 尹虫虫
发表于 2024年12月

工作多年,状态出现两极分化,说到底,还是性格的问题。懂得拿捏性格的人,知道在工作中找重点,一路朝着目标前进,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被性格拿捏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会陷入无止境的内耗中,耗尽自己,结果也不尽人意。

人生进入下半程,学会把握好尺度,工作才能收放自如。

1敏感内耗, 习惯性自我PUA

《反内耗》中写道:“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但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战斗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工作,也是如此。

工作中出了一点小失误,就觉得领导会怪罪你,同事会嘲笑你,反复回想,彻夜难眠。当众发言后,无一人回应,觉得所有人都在看你笑话,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看到同事交头接耳时,不自觉会代入其中,觉得是不是自己又哪里没做好。

很多时候,将矛头对准自己,不断内耗,反反复复,工作自然不轻松。但是,如果将矛头调转,将内耗的精力对准工作,你会发现工作中的难度也会跟着下降。

威利·卡瑞尔曾经是美国水牛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一次他受命安装瓦斯清洁机。让他没想到的是,机器虽然投入使用了,却总出现一些故障,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他,开始担忧机器出故障,也担心自己名誉受损。接连几天,脑子里面一直被这件事折磨,工作状态也不好。

为打消焦虑,首先,他假设机器出现故障,自己被解雇。然后,他让自己试着接受最坏的结果。有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之后,他开始想解决办法,心想大不了就是被解雇。最后,经过几次试验,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妥善解决了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卡瑞尔公式的由来。

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时,我们不妨也来一番假设:试想最坏的结果会如何,将最坏值拉到顶点之后,发现最差也不过如此,内心的恐惧感也会随之下降,便会将精力聚焦在寻找解决办法上,那么内耗情绪也会得以释放。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