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能意识”在孩子心中生
作者 晋浩天 向周宇
发表于 2025年1月

成长为大国工匠该从何起步?

“从做好职业启蒙教育开始。”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长期从事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在他看来,职业启蒙并非一定要教会孩子哪项具体技能,而是要在他们心中种下“职业规划”与“技能意识”的种子。

进一步做好职业启蒙教育,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与支持?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左手握紧油菜秆,右手拿镰刀勾住菜秆根部,轻割、轻放……”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农场,来自浙江金华市艾青中学和苏孟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学习收割油菜。“这个活动能够学到专业的农学知识,很有成就感。”苏孟小学学生梅林说,她以前没干过农活,通过割油菜真切体会到了耕种的不易。

眼前这片占地500亩的现代化农场,是金华市大中小学劳动一体化融通实践基地。为了让中小学生加深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和认识,基地通过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等多种途径,让孩子在劳动体验中接受职业启蒙。

在真实体验中增进职业认知

“我骄傲,我是一名小导游!”江苏徐州市北辰小学五(3)班学生徐一飞很激动,“当导游可不简单,我不仅学会了用量角器、指南针来制作平面图,还学会了根据游览线路写导游词。更开心的是,我学过的书本知识真的能用在生活中!太有趣了。”

让徐一飞大呼过瘾的,是徐州市北辰小学“我是北辰小导游”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该校教科室副主任、语文教师汪慧介绍,在这项活动中,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校园、绘制校园平面草图;数学老师教会学生理解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关系,修饰平面图;语文老师则根据景物描写要求,与学生合作撰写校园路线介绍语……“活动的最大意义,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把与旅游相关的职业理想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学生心中。”

“职业启蒙教育不仅限于校内与课堂,通常还以体验式活动、职业类报告、参观研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并融于学科课程、劳动教育等教学全过程。”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谢勇旗说。

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团揉、渥堆、干燥……在上海华旭双语学校铅山夏令营,孩子们跟着专业老师走进铅山河红茶厂,在这里学习传统制茶工艺,亲手设计茶叶包装。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4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