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战略选对了 每一次努力都有加和作用

做企业要重视管理。优秀的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心法”。我曾在企业历经多重角色:4年技术员、10年销售历练、10年工厂管理、17年央企领导,其间还兼任教授,与不少经济与管理学家交流。尽管经历颇丰,但仍深感企业管理与经营的复杂微妙,难以一言以蔽之。
管理聚焦于内部优化,经营则着眼于外部拓展。我所提炼的经验与方法,大多源自中国建材的实践。
2002年,我接掌集团一把手时,前任总经理打给我的电话带着几分无奈:“志平,我从弹坑里爬了出来,却换你进去了。”就任当天,我坐在主席台上,就收到了一张法院传票。因负债问题,我们的财产面临冻结。
那段日子,公司大门几度被封,财务只能绕道后门办公。资金链紧绷,工资发放都成难题,士气低落至极。面对困境,我深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积极,但更紧迫的是寻找发展出路。
于是,我邀请建材行业的领导和专家举办战略研讨会,集思广益。当时,不乏质疑之声,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温饱,而非空谈战略。我说,今天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昨天没想清楚,如果明天想吃上饭,今天饿着肚子也要想战略。事实证明,那场看似务虚的研讨,实则是公司转折的关键。
大家常把企业管理细节与战略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战略是头脑、是旗帜、是事业的起点;管理则是腿脚、是手段、是过程。方向明了,思路清晰,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当时,公司毅然决定转型,舍弃地毯、壁纸业务,更名为中国建材,正式进军水泥行业。小市场如同浅滩,央企这块巨石难以施展,唯有深海方能遨游。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