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推动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归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张静
发表于 2025年1月

据统计,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在外经商、务工的人员达160多万,大量青壮人口流出,造成了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农村“三留守”人员增加,社会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自2023年8月以来,为动员在外人员返乡投资兴业,玉林市把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作为“一号工程”,真正做到“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不断出政策、搭平台、强服务、优环境,旨在吸引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就业,为玉林市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博白县开展玉商玉工回归工作存在的问题

要素保障困难。首先是用地指标较为紧张。受国土空间规划影响,博白城南产业园区仅余5200多亩可用地,远不能满足200多家有意向入驻企业的需求,存在3000多亩的用地缺口。其次是土地盘活存在困难。例如,城南产业园平安陶瓷所占195亩工业用地,因涉及贷款逾期等问题,当前盘活难度较大。最后是园区能耗与环境容量有限。城南产业园区获批的污水排放量为6.9万吨/天,远低于10万吨/天的实际生产需求,这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一大问题所在。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规划存在差距。在部分园区内部,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城南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工业大道(园区至博白城区绿珠桥头段),因存在3亿元的资金缺口迟迟没有开工建设。同时,文地产业园的道路、排水系统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影响了园区发挥作用。此外,园区电力供应还不够稳定,这将对园区内企业的生产产生直接影响。

园区产业结构不完善。首先是产业链条短,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以城南园区为例,其主导的特色产业如芒编、纺织等,缺少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特别是纺织行业企业,仅能进行印染水洗环节的生产,面临延链、建链、补链难题。其次是存在产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博白县工业制造业项目占比较低,且高科技项目较少,这些项目主要集中于传统工业领域,因而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

促进博白县玉商玉工回归工作的具体实践

坚持领衔推进,不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确保各项部署落实落细。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