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促进了跨国贸易与合作,各国中小企业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脱颖而出,获取宝贵的竞争优势,我国中小企业优化营运资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显著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务的稳健性,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营运资金不充足。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统计,当前,浙江省共有110多万家法人企业,但只有10万家左右成为银行贷款客户,仍有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获取营运资金方面存在困难。运营资金是企业经营生产的首要前提,倘若营运资金不充足,可能就无法满足生产条件,因而出现停产怠工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偏离企业既定战略发展方向的可能。另外,缺乏足够的营运资金,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因此无法支付到期债务,进而影响自身信誉。再加上缺乏科学性的营运资金管理,便会造成营运资金效率低下,影响自身的盈利水平。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或多或少存在运营资金管理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流动资产质量差,资金周转速度慢。赊销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会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数额上升,平均收账期也随之不断拉长,这将间接增加坏账的可能性。而且中小型企业相对于上市企业,了解市场信息的及时性有所欠缺,可能导致存货积压,影响营运资金的规划与使用。另外,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良好的盘点制度,没有对老旧易破损的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因此没有计提的存货跌价摊销到营业成本,同样也会影响营运资金。
不合理使用应付账款融资。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的地位不言而喻。企业以赊销的方式扩大生产与销售,是应用商业信用的代表,因而购买者会积累大量应付账款。过度推迟或者坚决不用应付账款的思想,体现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正确利用商业信用筹资,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如果过度利用商业信用筹资,则会造成应付账款周转滞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