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之路的转型与探索



回溯张雷的设计之路,其起点可追溯至25年前,那时的他怀揣对汽车设计的憧憬,但鉴于中国汽车设计专业尚未成熟,他选择在浙江大学攻读工业设计专业。然而,毕业后他虽尝试进入汽车设计领域,却未能如愿。2003年至2004年间,正值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期,制造业盛行但中国原创设计创新难以转化为商业成果。2004年至2009年间,张雷涉足智能产品设计,因受限于当时尚未普及的移动互联网,这些创新设计最终未能获得充分的市场认可。2009年,面对创新设计的困境,张雷深感迷茫,于是决定前往意大利深造汽车设计,也希望实现最初的梦想。“在米兰,我有幸参与了米兰家具展及设计周,这次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意识到,设计的精髓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革新,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创新的丰富内涵。而在意大利学习汽车设计期间,我逐渐察觉到自己在造车文化上与意大利同学存在的差异。尽管我对汽车怀有满腔热忱,但在造车文化的深厚积淀上,我仍显不足。这促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道路,并最终决定回国,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手工艺在设计上的创新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设计师Christoph John和设计师Jovana Zhang,他们在意大利共同创作,并在回国后于余杭创立了新品牌,启动了“FUTURETRADITION传统未来”研究计划。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他个人梦想的重新审视,更是开始了他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探索。
传统与未来的交融


传统未来研究计划起初旨在探索中国传统手工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两位合伙人王幸泽和卢靖毅的加入,共同塑造了品物流形PINWU合伙人架构。此后,品物流形PINWU与多个国际及中国品牌合作,创作艺术装置、产品设计及材料设计等。“我们坚决反对简单复古,即简单回归中国古代风格的设计,而主张深入学习传统,最终创作出具有未来感的设计。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创作出众多富有创新性的作品。例如,‘鞍’椅就是将中国自然染色与拼布工艺应用于木材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椅子形态,既数字化又未来感十足,却又不失传统材料与工艺的魅力。另一作品‘AVANT GARDEN妙境花园’源于我们对编织中套锁的研究,通过创新套锁结构重新设计库存面料,形成独特的艺术装置。此外,‘张灯结彩’项目则是将传统扎彩子的方式以全新语言呈现,运用新骨架结构、面料和设计语言,为上海蟠龙天地建筑物赋予新形态,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展现未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