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大选结果,罗马尼亚延续亲欧
作者 于英红
发表于 2025年1月
2024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总统候选人卡林·乔治斯库对取消选举提出上诉

2025年第一天,罗马尼亚收到“大礼包”:其与申根区其他国家之间的陆地边境管制被取消,意味着这些国家之间的人员和货物往来再无障碍。这也为东欧前沿国家罗马尼亚继续站队西方,落实了一道政策福利。

去年12月6日,罗马尼亚宪法法院做出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宣布11月24日首轮总统选举的结果无效——当局怀疑域外国家组织了协调一致的网络助选活动,帮助“亲俄”“反北约”的右翼民粹主义者卡林·乔治斯库在第一轮投票中领跑。这一裁决,意味着原定于12月8日的第二轮总统选举取消,政府需要重定选举日程。

罗马尼亚实行类似于法国的半总统制。已干两届10年、即将退休的现任总统约翰尼斯(曾任国家自由党主席),于12月23日任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乔拉库继续担任总理,以结束一个月来的紧张局势。但独立候选人乔治斯库在首轮总统选举中的崛起,反映出高通胀背景下民众对主流政党支持的减弱,而其被打压也是欧洲政治风向继续挺乌的一个重要标志。

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

2024年是罗马尼亚的选举年:6月9日举行罗马尼亚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11月24日举行五年一度的总统大选,12月1日举行议会参众两院的选举。

在12月议会选举和6月份的两场选举中,亲欧盟的社会民主党赢得了选票优势,右翼不俗的选举表现也颇受关注。但这些选举都没有11月首轮总统大选的结果那么出人意料——两大建制派政党(社会民主党和国家自由党)无任何候选人进入决选,民调表现一直落后的卡林·乔治斯库突然冲到第一。

得票居前的两位候选人都来自非传统右翼,分别是得票22.9%的乔治斯库和得票19.2%的埃列娜·拉斯科尼(“拯救罗马尼亚联盟党”的主席)。乔治斯库在13个县和侨民中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埃列娜·拉斯科尼则在5个县和首都布加勒斯特获胜。现任总理、得票率居第三的总统候选人乔拉库,在16个县获得最多选票,但不足以晋级总统决选。

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尼亚是侨民数量最多的欧盟国家,独立候选人乔治斯库在侨民中获得的选票最多(约34.6万票),其次是埃列娜·拉斯科尼。侨民的投票地图显示,乔治斯库获得西欧罗马尼亚人的大力支持,拉斯科尼则在俄罗斯以及瑞士、荷兰、波兰和捷克共和国获得较多的选票,还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侨民中得票率领先。

罗马尼亚首轮总统选举的爆冷,是近年来该国右翼势力崛起的缩影。本世纪以来,经济社会不均衡发展和分化加剧的现实,为右翼民粹主义者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他们挖掘反建制、仇视精英的对抗叙事,获得了长期被忽视的选民群体的情感共鸣。

乔治斯库曾是“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AUR)的重要成员。该党2019年才成立,次年就借议会选举成为第四大党。该党反对堕胎、同性婚姻、安乐死和变性手术,对外政策立场以反欧盟、反北约为主,主张捍卫主权。由于自身反欧盟、反北约的立场更为极端,乔治斯库被党内批评,2022年离开该党。

作为网红,乔治斯库并不缺少精英色彩和国际范。他拥有土壤学博士学位,1990年代在罗马尼亚环境部任职。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