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经济形势,关键在于打好政策组合拳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公众号“凤凰WEEKLY 财经”

如果要谈论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要关注国内的需求。提到内需,我觉得大家不应该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居民消费上面。居民消费其实是个内生变量,是老百姓自己在决策。这个决策一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收入,二是取决于人们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收入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网上很多人说,国人不消费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下降了,但这个观点明显是和数据对不上的。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6.62万亿,其中住户部门增加了11.85万亿。居民存款再创新高,说明国人并非没钱消费,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对未来的预期,担心收入不稳定而减少消费、延迟消费。有些人甚至选择提前还贷,这也说明,内需不足主要原因不是收入减少导致的。
今天我们说要提振国内的需求,注意力不应该都放在老百姓的消费上面,中国国内需求面临最大的两个问题,仍然是房地产下行和地方政府的财政亏空。先说房地产。2021年,国内房地产销售面积17.9亿平米,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三年时间,2024年1—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8亿平方米,也就是说,与高峰时期相比,房屋销售下降了大约60%。这样的一个下降,对于总需求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
除了房地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是近年来经济政策的重点。2024年,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就是12 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我认为化解地方债,至少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不是最急迫的问题。过去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地方债上面,但是地方债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有的估计是60万亿,还有的估计是100万亿,但这些都是表外债务。虽然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目前更为急迫的问题是,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亏空。在我最近接触的企业中,大量民营企业都被政府拖欠了钱。症结到底在哪里?地方政府没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疫情期间花了太多的钱,另一方面是房地产的收入下降得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