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往年一样,冬季一来,对“一上车就仿佛钻进司机被窝”的网约车臭车的吐槽,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
2024年12月,网约车平台的负责人对媒体承认,平台在冬季收到的异味反馈更多。“特别是北方地区,因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网约车车型是新能源汽车,司机冬季开空调就不太会开窗通风,导致车内外的空气不流通。”目前,臭车问题较难根除,“如果没有相关产品设备的支持,比较容易导致车内异味停留,从而引发用户体感较差”。
臭车背后,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少网约车司机吃住都在车上,食物、人的体味、衣物等混合气味,共同加剧了汽车异味的产生。
这些以车为家的司机,有的是跑车时离家太远,“将就”在车上过夜;有人则没有租房,以车为家。困了,就停在充电站、机场、马路边度日,睁开眼继续跑车。
车子就像一座堡垒,把网约车司机捆在驾驶位上,将他们与“失利”的过往、沉重的家以及普通的日常生活隔绝开来。
缺觉的人
“真是吐了。”泉州“80后”司机刘宇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夜晚在充电站充电,他一不小心在车里睡着了。
总计睡了220分钟。
一觉醒来,他的2小时免费停车时长已经超额。充电站多收了他11元停车费,还另收30元的超时占用费。
“本身充电18块,一下白白损失41元。”他感到懊悔不已。对于这位以时间算金钱的司机来说,41元,意味着1小时闷坐在车里的劳动,也意味着两三天的饭钱。
刘宇是全职顺风车司机。他不租房,四处“游荡”,以车为家。最长的一次,他连续三周不回家,洗漱都在加油站解决,睡就睡在他的“埃安大酒店”。
这是因为,顺风车订单通常会派往离市区很远的地方,有时也会跨城市。为了不在返程空车,刘宇便随着高价订单,各个城市到处跑。足迹以泉州市区为圆心,辐射到东南沿海城市和乡镇。
总之,送完客他睡在车上;第二天再到周围人多的县城,继续接单。“价格到位,哪里都去。”他在短视频账号上自我介绍道。同时,他还会经常在上面记录自己的沮丧和运气。
2024年4月26日,车窗外已经漆黑一片。他写道:“今晚睡车上咯,不想空车跑回去了。外面(充电站)也有4.6毛一度的电,真好。”
2024年5月19日,他写道:“一口气跑了11个小时,空车了1小时回家。今晚终于可以早睡,昨晚车上睡了一觉,全身酸痛。”
缺觉的刘宇并不孤单。
网约车的工作让很多司机缺少睡眠,一天睡五六小时为常态。做司机以后,他们的体重开始上升,泌尿系统也容易出现问题。2023年T3出行的调研显示,颈椎病、胃病、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是网约车司机中最常见的职业病。此外,还有超40%的司机,已经一年以上没做过体检。
做网约车的半年时间,在上海的河南人张洋感受到的变化是心脏突突跳。这样的心跳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有时候在夜间的机场,有时在凌晨3点的充电站,也会在送客人的途中。
毕竟,休息对于张洋而言是“奢侈品”。为了省下在大城市四位数的房租,他没在上海租房,每天工作15小时左右,跑到哪睡到哪。以车为家的他,无暇计算和监测自己的睡眠,更别提为车内的气味忧心了。
休息对于张洋而言是“奢侈品”。为了省下在大城市四位数的房租,他没在上海租房,每天工作15小时左右,跑到哪睡到哪。
唯一数得出来的只有凌晨3点至5点。这是他的固定睡觉时间。这时候城市基本沉寂,单子也少,他边充电边能免费停车,适合打盹。
剩下的时间,张洋说,“除了吃饭上厕所洗漱,两脚都没接触过地面”。
夏天,他带着脸盆,到公园的公厕或者加油站的洗浴间,每天洗漱一次;冬天,公共卫生间没有热水,异乡人只能一周到洗浴中心解决一次。
洗浴中心团购券29.9元一次,可以呆一整夜——这是张洋难得的放松时间。他睡觉打呼,担心吵到他人,他也不好意思在上海亮丽的洗浴中心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