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2025年,苹果公司的市值被认为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在过去的2024年,苹果的股价累计上涨近40%。2024年12月,其市值一度突破3.9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目前,全球只有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GDP超过了4万亿美元。即使是英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加金融强国,2023年的GDP也不过3.3万亿美元,距离4万亿美元还很远。
上涨最疯狂的,并不是苹果,而是英伟达。2023年底,英伟达的市值约为1.2万亿美元;2024年,英伟达一度市值突破3.5万亿美元,成为了仅次于苹果的全球市值第二高的科技公司。如果从市值增幅来看,差不多等于“1个英伟达”变成了“3个英伟达”。
美股的确“杀疯”了。在全球资本对科技股的推崇不断达到高潮的时候,一种质疑也蔓延开来:当下,很多情形有点像1990年代末的网络泡沫时代。当大量的机构投资者过度拥挤在少数几只股票,或者屈指可数的一两个行业中,风险也在慢慢积累。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担忧?
“AI概念”在扩散
从股价来看,美股科技巨头在2024年都表现不俗。纳斯达克指数一直是美国科技公司对资本吸引力的重要指标。2024年,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到28.6%。此外,另一重要指数标普500指数也飙升了23.3%。和侧重于工业企业的道琼斯指数相比,标普500是一个更与时俱进的指数,近年来,已将主要的大型科技公司悉数纳入成分股。
头部科技公司有“六巨头”或者“七姐妹”的说法。一般来说,传统的前五大巨头分别是指苹果、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微软,再加上Meta(前身为Facebook公司)。随着特斯拉和英伟达先后崛起,科技巨头的队伍扩充到了“六巨头”和“七姐妹”。当然,不同的投资银行研究部门会有不同的说法。
科技巨头是股指上涨的最大贡献者。按照瑞银的分析报告,在过去10年,标普的涨势变得越来越集中,市值最大的6只股票,已经占到总市值的31.2%。而2013年,这一数值是11.2%。大市值股票的凶猛上涨,犹如火车头一样,拉动着大盘一路向前,狂奔不止。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除了出镜率极高的那几家一线巨头之外,一些相对靠后的科技公司也开始成为资本的宠儿。2024年12月,博通公司(Broadcom)就因市值突破了1万亿美元,成为新晋的“万亿俱乐部”成员之一。
博通是一家奇特的公司,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惠普公司对芯片业务的分拆。它和英伟达、英特尔一样属于芯片大厂。通俗来理解,英伟达和英特尔专注于图形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这样的“核心半导体”,而博通从事的则是“边缘半导体”业务,是一家业务板块涵盖了宽带、无线通信、服务器和存储等诸多领域的综合芯片厂商。
近年来,博通不再满足于做一家硬件厂商,而是开始大举进军软件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