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奢到新奢,Coach的重生之路
作者 品牌星球Brandstar
发表于 2025年1月

随着奢侈品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欧洲品牌长期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开始松动,美国轻奢概念的开创者Coach(蔻驰)迎来转机。继2024财年品牌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后,Coach母公司 Tapestry集团在2024年11月7日又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在欧洲实现两位数增长,以及稳定在75%左右的毛利率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Tapestry集团首席执行官Joanne Crevoiserat在财报会议中表示,期内Coach表现强劲,在北美吸引了约93万名新客户加入Coach,其中约60%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欧洲以及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市场,Coach 也受到当地消费者,特别是Z世代人群的喜爱与追捧,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参与度和热度持续升温。

在Lyst(一个创立于2010年的时尚网站,现已成为知名的时尚电商平台)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热门品牌榜单中,Coach还与Ralph Lauren(拉夫劳伦)一同挤进前20,位列第15名,较上一季度提升了5名。Brooklyn手袋则因超模 Bella Hadid(贝拉·哈迪德)的演绎,接棒第二季度上榜的Tabby手袋,成为热门单品榜单上的第二名。Coach售价695美元的Empire手袋,期内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出预期的热度。专门研究Z世代消费者购物行为的专家Casey Lewis在一份报道中直言,Coach正成为青少年中被提及最多的手袋品牌。

如此看来,Coach在10年前埋下的年轻化种子似乎终于到了花期。当欧洲奢侈品品牌高度一致地把目标瞄准超级富豪的时候,这个诞生于1941年的美国品牌却孤注一掷坚定地选择了Z世代,致力于用充满趣味的创新产品、与时俱进的品牌故事和先锋创意体验点燃新青年的热情与好奇心。Coach这个83岁的“轻奢鼻祖”是如何在人们审美疲劳的时代,一步步重新把自身塑造成年轻人眼中的时尚品牌的?

一波三折,在变动中不断校准

关于Coach如何成为“轻奢鼻祖”的故事已不用再赘述。作为美国最具历史感和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其成长过程充满波折,但几乎每次都会在蜕皮后获得新生。

虽然轻奢的定位让Coach作为入门级奢侈品的形象和特质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但实用主义和对工匠精神与品质的坚持也变相给予了其稳固的根基,让其在面对潮流更替的时候,拥有更加灵活的进退空间和更多的可能。具体来看,Coach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立认知。创立初期,Miles Cahn夫妇和品牌首位设计总监 Bonnie Cashin为品牌奠定了以优质手袋为主的产品格局,吸引了一批注重生活品质的忠实消费者。

第二个阶段是渠道铺设。20世纪70—80年代,Coach通过百货商店渠道作为起点迅速打开市场,并在时任业务发展副总裁Lew Frankfort的主导下开始全球化征程,以直营和授权等方式把版图扩大至欧洲和亚洲大陆。在此期间,Coach的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业绩4年增长5倍至1亿美元,于1985年被Miles Cahn夫妇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Sara Lee公司,Lew Frankfort升任品牌总裁。

不过随着LV(路易威登)、Gucci(古驰)、Prada(普拉达)等极具创意和时尚感的欧洲奢侈品牌同步在全球扩张,一直以实用主义为亮点的Coach在消费者眼中明显逊色。《商业周刊》曾这样评价,“Coach坚固耐用,但是保守死板,是一个正在退出流行的品牌”。

第三个阶段是变革。面对生存挑战,20世纪90年代末,Lew Frankfort首次提出买得起的奢侈品概念,用“比奢侈品牌低价,比大众品牌优质的产品来锁定市场份额”,“在美国,我们锁定处于顶端的20%的家庭,其他欧洲品牌可能只锁定3%的家庭”,Lew Frankfort如此解释道。在其他海外市场,Coach也通过价格和品质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维持优势。

Lew Frankfort还请来设计师Reed Krakoff担任创意总监,围绕Fun、Feminine、Fashionable(有趣、女性化、时尚)3个核心理念,为 Coach 产品注入新鲜活力。上任后,Reed Krakoff为Coach设计了比马车logo(标志)相对更简洁易辨认的字母“C”印花,起名Signature,印有该印花的手袋随着当红明星Jennifer Lopez的MV《All I Have》的播出而爆红,成为Coach在21世纪的首个爆款单品。

自此,Coach坐实了“轻奢鼻祖”的称号,不仅于2000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产品也从手袋延伸出更多的时尚配饰,包括鞋履、皮带、太阳镜和香水等,成为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时尚综合体。

然而在变幻莫测的时尚行业,危机总会悄然而至。2014年Coach再次感到压力,消费人群的迭代又一次让Coach曾经的爆款,在新一代消费者眼中沦为大妈的买菜包和美国到此一游的纪念品,不再具有吸引力。而这一次,Coach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想要向下兼容的奢侈品牌,还有同样定位轻奢的Michael Kors(迈克高仕)、Tory Burch(汤丽柏琦)等更年轻时尚的设计师品牌。

从买得起的轻奢,到年轻人才懂的奢侈

随着大量滞销库存涌入折扣店以及T.J. Maxx等平价零售商,Coach的品牌力被大幅削弱。为了挽回份额,Coach于2013年升任有LVMH和法国奢侈品牌Baccarat(巴卡拉)工作经历的老将Victor Luis为首席执行官,并邀请曾在Bottega Veneta(葆蝶家)、Givenchy(纪梵希)、LV、Loewe(罗意威)等奢侈品牌任职的Stuart Vevers任品牌第二任创意总监。二人从奢侈品牌的维度出发,于2014年正式对外公布全面品牌转型,对Coach的定位进行了二次校准,定位从“买得起的奢侈品”转变为“现代奢华”。

在产品品类方面,Coach不再局限于皮具手袋,而是在延续高品质手袋的同时,推出剪裁经典、风格休闲的1941成衣系列和鞋履产品来补足短板。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