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朴朴、小象和叮咚,这些食饮品牌卖爆了
已经发展数十年的即时零售,在近两年正式步入春天。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在2030年,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将增至3.6万亿元。
头部玩家终于重见光明。2023年,山姆、叮咚买菜、盒马鲜生已经实现赢利;小象超市亏损收窄;朴朴超市2024年的目标是赢利。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码,京东、饿了么、抖音、快手均开始大力发展即时零售,期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而零售业态的每次突破,都是行业增长的契机:备受瞩目的即时零售为食品饮料品牌带来了增长新机遇。据尼尔森数据,2024年酒水饮料在即时零售领域销售额同比增长5.3%,显著高于其他渠道(超市+1.3%,综合电商+0.6%,大卖场-12%)。
怎么在消费降级的今天,没那么便宜的即时零售反而发展起来了?先一步入局的食品饮料品牌们已赚得盆满钵满,后来的品牌们又该如何抓住机会实现增长?
平台相争,品牌得利
2024年11月1日,京东七鲜与前置仓业务完成融合,这意味着京东将继续加码零售业务。同一时间,京东发布“击穿价,真便宜不怕比“活动。仅3天,成交用户数、线上订单数同比增长均破三位数。在这种情况下,3公里配送平均时效仅为27分钟,前置仓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一度沉寂的前置仓模式重新成为各大巨头的布局重点。
所谓前置仓,是指将缩小规模的仓库分散在消费者周围地区,成本极高,赢利困难。如今各大巨头重拾前置仓模式,意味着即时零售行业战争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未来的几年内,各大平台将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消费者,这对即时零售平台来说,是一场艰难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则意味着能够花更低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对品牌来说,是破圈增长不可多得的好时机。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