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品扛起全店生意,喜茶、7分甜都盯上的专门店有多大想象力?
作者 千惠 Yomi
发表于 2025年1月

一家店铺几乎只卖一种商品?不要吃惊,这是茶饮界正在掀起的一股新风潮——专门店现象。

2022年开始做珍珠奶茶专门店的陈文鼎在2024年国庆节卖出上百万杯!2024年8月,喜茶开出波波站,只做珍珠奶茶系列;9月,7分甜紧随其后推出杨枝甘露专门店,开业一周就卖出1万多杯,日营业额突破2.5万元……

这股风潮不仅限于茶饮,烘焙行业近年来也涌现出多个专门店品牌。如主打芝士元素蛋糕的网红排队王KUMO KUMO,致力于做蛋糕卷的the Roll’ING,被称作“铜锣烧天花板”的泽田本家……

专门店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通常会聚焦大品类下的二级、三级细分品类。如在奶茶行业,一家奶茶店可以有珍珠奶茶、抹茶奶茶、椰奶奶茶、布蕾奶茶、果茶、柠檬茶等多线产品。但如果专做珍珠奶茶,就可以被称为珍珠奶茶单品专门店,这种模式强调垂直化和做减法。

与传统门店相比,小而精的单品专门店拥有明显优势。它们的产品信息更加简洁,宣传卖点集中,经营模式简单,便于快速复制。这些店铺通常规模较小,人力效率高,运营成本也更容易控制。

然而,专门店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产品种类单一、目标客群有限、大多数专门店店铺面积狭窄。在当下比拼商品丰富度的时代,单品专门店能持久黏住消费者吗?在与常规门店的PK(竞争)中,如何扬长避短?那些成功的单品类专门店案例,能够成为后来者立足行业的商业宝典吗?

王炸不够?副牌来凑:横空出世的明星单品专门店

明星单品专门店,顾名思义,就是把在母店取得销量的超级单品独立出来,赋予其全新、专属的展演舞台。这种模式的诞生,背后隐藏着母品牌的深思熟虑。母品牌可能是为了将某款单品推向极致,吸纳更多的忠实粉丝;也可能是为了剥离超级单品与品牌的强关联,释放品牌潜力,给未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铺路。总之,这种专门店模式就像是大品牌手中的另一副牌——即使手上已经有了不错的筹码,也不忘准备副牌以备后手。2024年夏天,喜茶波波站和7分甜·杨枝甘露专门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那些被选中的专门店单品,都是毫无疑问的明星产品。喜茶官方数据显示,烤黑糖波波牛乳自2012年起就持续畅销,2023年销量依然强劲,累计售出超过1400万杯,位列年度人气饮品第二名。杨枝甘露是7分甜的镇店招牌,与品牌紧密相连、深度绑定。喜茶和7分甜是如何运作这第一间专门店的呢?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性:

第一,门店缩小,不设堂食。喜茶和7分甜专门店的面积都只有十几平方米,均小于母店,且仅支持排队自取,不设堂食。

第二,极简品类,减少SKU(最小存货单位)。喜茶波波站推出的波波家族,包含黑糖波波真牛乳、黑糖波波牛乳瓶、黑糖波波真乳茶3款产品,此外还有烤黑糖波波系列和真乳茶系列,共8款SKU,售价在12—18元。7分甜专门店仅售3款产品,分别是1987经典杨枝甘露、2007鲜芒杨枝甘露、杨枝甘露Gelato,分别为碗装、杯装和冰淇淋,定价在15—20元。

第三,原料公示,明档现制。喜茶波波站强调手作、现制、鲜牛乳,采用270天自然成熟的木薯制成波波,每日现熬1小时黑糖珍珠,还专门做了一面木薯原料展示墙。7分甜杨枝甘露专门店则在鲜果陈列区摆放制作杨枝甘露的椰子、芒果、西柚等原料,采用明档吧台在消费者面前现切现做,让消费者可以直观地观看产品的制作。

由于黑糖波波和杨枝甘露已经是喜茶和7分甜的明星单品,专门店的教育传播成本会明显降低。另外,背靠母店资源,专门店的试错成本也会减少。然而,喜茶和7分甜专门店在选址上又有所不同。喜茶选择在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开设专门店,而7分甜则选择在上海长宁龙之梦开设专门店。这种县城与市区的选址差异,反映出品牌是否走向下沉市场的不同战略考量。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