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我国企业海外业务发展迅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对外税收筹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复杂多变的国际税务环境也对海外税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过程中,需要兼顾税务筹划和风险控制,其间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海外工程项目税务筹划现状与风险所在
当前,许多企业在开展海外工程项目时,会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税务筹划的具体需求,成立专门的税务筹划部门或岗位,以期实现精细化的税务管理。然而,这一过程中企业难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跨国税务筹划错综复杂、项目所在地税务法规变动频繁等。为此,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组织架构,力求税务筹划高效、精准。
为有效避免双重征税,同时能够合理避税,海外工程项目通常选择将EPC(工程总承包)合同进行拆分。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会根据业务执行模式及行为发生地,将原合同拆分为两个或多个独立合同,并确保离岸部分与在岸部分被有效隔离,从而避免因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问题引发税务审查风险。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充分利用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成为关键一环。鉴于成型设备的退税率通常高于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出口退税率,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出口申报方式,将分散的零部件申报转变为成型设备的组合申报,以此降低税负,提升经济效益。
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面临着税制差异风险。全球各国在税制结构、税率、税种划分上差异显著,部分国家会设置一些税种,无疑会给我国企业的税务筹划带来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国家的税制特点,以便灵活应对。此外,由于各国税务制度存在差异,部分项目会采用备案制,再加上税务管理并不严格,因此我国企业的海外工程项目可能面临重复纳税的风险。
最后,税务管理风险同样值得警惕。部分国家的税务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将给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