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高校联动 破解校园招聘难题
作者 陈甜
发表于 2025年1月

校园招聘是集中地区企业岗位资源,促进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要大力推动并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同时鼓励高校通过多种形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从企业角度看,校园招聘为企业提供了直接接触并吸纳优秀毕业生的机会,这有助于企业构建一支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提出,地方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企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企业与高校更应携手并进,深化校企合作,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招聘活动,让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企业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

对校园招聘内涵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之所以对待校园招聘较为敷衍,或是仅仅将其视为展示企业实力的舞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尚未正确认识校园招聘的真正内涵与价值。首先,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意识,仅将校园招聘视为短期补充人才的渠道,而没有意识到它可以成为企业的长期人才储备库。因此,这些企业往往只在招聘环节才参与校园招聘,忽视了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可以让招聘人才更符合自身的用人需求。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校园招聘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学生的体验与诉求。这些企业容易单方面地向应聘者灌输自身的用人需求,而不愿意了解对方的工作期望,这种单向的招聘方式,容易导致招聘与应聘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此外,部分企业还缺乏对招聘活动系统化管理的意识,既没有认真规划校园招聘前期的企业宣传、中期招聘流程以及后期人才筛选等关键环节,也没有充分了解自身的用人需求就草率地启动校园招聘。这一缺乏系统性的方式不仅导致企业难以在招聘中招聘到满意的人才,也难以让应聘者收到有效反馈,最终浪费双方的时间与精力。

招聘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在当前企业的校园招聘中,招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招聘活动的整体成效。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指的是招聘企业和应届毕业生之间存在信息差,这种信息差既体现在双方具体信息的不完整上,也体现在招聘过程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上。这种信息不对称通常源于招聘企业与应届毕业生就招聘活动而进行的博弈,即双方都倾向于采取隐藏信息或选择性展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期获得更有利的结果。例如,企业为吸引优秀人才,可能会过度包装和美化其经营情况,又或者会过分夸大岗位晋升空间和福利待遇;应届毕业生则可能会为提高求职成功率,对简历进行精心包装,甚至是夸大个人能力和成就。

然而,这种看似能够提高校园招聘成功率的策略,实则对企业和应届毕业生都无益处。对企业而言,如果不开诚布公地展示招聘信息,可能导致人岗不匹配,进而引发人才留存率低等问题。这不仅会增加企业自身的招聘成本,还会加大后续的管理难度。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如果为了求职而隐瞒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性格特点,即便成功入职,也难以有出色的工作表现,甚至会影响职业生涯发展,严重情况下更是会损害自己的职业声誉。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