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财融合的实现路径
作者 杨娜
发表于 2025年1月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策略,其核心在于将财务报告标准化、统一化,并将资金管理与账目处理从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分离出来。通过该模式,企业能够实现会计核算和资金监管的集中化处理,显著提高核算效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持续推动,以及2024年8月财政部在《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发布的关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规定,都表明财务共享服务在现代企业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而在实践中,财务共享服务也已经被众多企业广泛采纳,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处理财务事务,提升财务透明度,加强集团的管控能力。

而业财融合是指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将财务职能与业务职能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信息互通和流程同步。这种整合不仅打破了传统上财务和业务各自为政的局面,更促进了财务数据与业务操作的紧密结合。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地反映业务活动,为决策层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进行。在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下,企业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地调配资源,优化决策流程,还显著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业财融合意识弱,共享思维缺失。在财务管理领域,尽管众多企业已经设立了财务共享中心,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一些企业仍旧沿用着较为陈旧的财务共享模式。这种模式下,财务团队被简单地集中在一个地点,而业务团队则分散在不同的分支机构,造成了财务团队与业务团队之间的沟通障碍。业务部门往往因长期形成的管理习惯和思维定式,对于业财融合的推进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财务团队尽管已经有共享平台的支持,却仍然未能充分意识到业财融合的关键作用,导致融合过程缓慢。即便有些业务人员有意愿参与,也由于对财务共享的价值认识不足,难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财务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待完善。在业财融合的实践中,企业面临着财务制度与业务流程的双重挑战。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