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助力军工科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砝码
作者 詹蓝
发表于 2025年1月

作为负责国防技术研发的军工研究机构,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毫无疑问,内部审计是预防风险的必备要素。当前,虽然大部分军工研究机构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但其在风险管控方面的水平仍可进一步提升。因此,优化和创新内部审计流程,并将审计成效有效转化为实战能力,对于确保军工研究机构的稳定和持久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新时代军工科研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形势

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内部审计工作技术新手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升级,财务管理界也从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逐步迈向了电子化会计的新阶段。这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也是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然而,一些军事工业企业依然主要依赖手动核查账目来执行内部审计任务。在审计过程中,一些军事工业企业很少借助统计学抽样方法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抽样检查,而是主要依赖内审员的个人经验和判断,无疑增加了量化风险的难度增加。

军工科研机构转型带来的内部审计工作广度新变革。如今,军工领域的科研机构正逐步走向企业化经营模式,其经济活动变得更为复杂多样。通过内部审计,这些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内控系统的漏洞和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从而有效防止控制系统的失效。内部审计对于整个组织的经营管理流程具有监督职能,然而,这些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自主性、权责划分、工作领域及员工专业能力都存在提升空间。

理论技术的不断完善带来的新审计知识。新的理论构建与发展为内审提供了更新的视点和方式,使得审计人员能更深入地挖掘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中,从而优化审计的质量和效益。在搭建数字化基础架构的时候,企业应精心挑选符合需求的数字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保障内部审计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能及时地得到更新和维护。理论技术的日趋成熟正逐步改变审计业的形态,孕育出一批创新的审计流程和工具,同时也为内审领域带来了空前的机会与挑战。这些新技术和新工具为内部审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