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电商重塑了中国快递行业,而这个行业的领头羊顺丰因为自身相对高端的定位,一直和电商绑定得不那么深。但它的一家姊妹公司却深度介入了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生意,那就是做快递柜的丰巢。
丰巢快递柜从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颇受关注。一方面这种形态的确能大大提升末端配送的效率,但一方面,它的体验也经常引发使用者的质疑。而从商业角度看,快递柜就像共享充电宝等生意一样,是一个前期需要大量一次性投入,后期收入却细水长流的生意,它到底能不能赚钱,也一直是个问题。
2024年9月,丰巢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公开了从2021年到2024年5月的财务数据,这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丰巢快递柜到底赚不赚钱、赚的是什么钱。
先说结论。根据招股书,丰巢在2024年前5个月刚刚实现盈利。2021年到2023年这3年,它的净亏损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累计亏损约38亿元。而2024年前5个月,它终于实现了7160万元的净利润。
发招股书的这一年把公司做到盈利并不罕见,问题是它是如何做到的。先看收入层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丰巢的营收方式用大白话可以总结为3种:收快递、寄快递、增值服务。
收快递,顾名思义,就是快递员送货时把快递放在快递柜里,在财报里它叫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这个环节,丰巢会收两笔钱,第一是固定向快递员收一个服务费,根据快递柜的格子大小,两毛到四毛不等;这部分2023年为丰巢贡献了18.35亿元的收入,占全年的48.2%,是丰巢的支柱业务。所以丰巢的核心客户是快递员。
而另一笔钱,就是舆论十分关注的超时费—讽刺的是,这部分在财报里叫畅存服务费—属于增值服务的一部分。从2020年起,丰巢开始征收超时服务费,消费者如果超过18小时没有取快递,之后每12小时丰巢就要向消费者收0.5元,3元封顶,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会员。
在招股书里,超时费和广告、洗衣、到家服务等业务合并构成增值服务。2023年,这部分业务的总营收是9.56亿元,占丰巢整个营收的1/4。

